鹧鸪天

漫把新词当曲听。尊前一例断肠声。

料应欠我伤春泪,抱著红绡过一生。

花可可,意盈盈。小窗斜月旧帷屏。

天涯已自多情误,争忍才名更误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漫把新词当曲听”,诗人以一种无奈的口吻,表达了对新词的欣赏却难以融入其中的情感状态,仿佛在音乐与文字间寻找共鸣,却总是难以达到完美的契合。

“尊前一例断肠声”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宴席之上,面对着众人欢笑,诗人内心却涌起阵阵悲凉,这声音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哀歌,无法抑制地流露出来。

“料应欠我伤春泪,抱著红绡过一生。”这两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说,自己或许缺少了那份为春逝而落泪的感伤,只能默默承受,如同抱着柔软的红绸度过漫长的一生,暗示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花可可,意盈盈。小窗斜月旧帷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花儿娇嫩可爱,月光斜照,旧日的帷幕和屏风,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怀旧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最后,“天涯已自多情误,争忍才名更误卿。”诗人感叹于自己的多情与才华,似乎已经让人生路变得复杂和艰难。在这样的境遇下,如何面对爱情,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与事业,都成了难以抉择的问题。这句话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春梦薄于酒,一醉已千秋。

为花起舞回雪,花下玉尊愁。

却笑髯仙多事,赢得人间香火,歌咏又苏州。

旧会几人在,残槁落沧洲。弄腰篴,怀蜀客,被紫裘。

十年墨泪,题处双塔白云留。

欲唱大江东去,又恐琵琶拨断,风月不分忧。

待把寒梅荐,长啸上西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折红梅

记西楼筝雁,曾迎素手,珠槃花乱。

甚东风、不管世情,红罗映雪先绽。吹香枕畔。

凉玉浸、宫黄妆浅。

那回睡里、谁斗轻盈,奈鸾帕重题,泪粉相间。

华年美眷。说仙处无双,画图传看。

殷勤把、一枝问讯,江南板桥红遍。

安排鸳桨,寻梦度、五湖春远。

怎便付与、雨洗烟梳,待流霞双举,见花须劝。

形式: 词牌: 折红梅

暗香.余昔和石帚暗香疏影二曲为感西湖之别也,今冷红阁子落成经年,不可无词以报春,再赋梅枝,切情惆怅

画春一色。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

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

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南国。往事寂。

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翠禽暗泣。

曾见盈盈正长忆。

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

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

形式: 词牌: 暗香

疏影.探梅西碛,夜泊虎山桥,烟月空寒,花香积水,续赓此曲,侍儿以铁铜箫和之

横阑倚玉。爱汎春一舸,来伴花宿。

梦熟湖山,红袖相携,题名暗刻新竹。

东风尽日香吹鬓,漫问讯、枝南枝北。

仗翠眉、解惜年芳,不似旧游凄独。

还见冰娥照泪,夜明满地水,吟弄寒绿。

直把金尊,浇遍珍丛,怎抵衣香连屋。

步虚自向瑶台近,更按彻、紫箫清曲。

趁睡妆、露粉重研,写入小蛮笺幅。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