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头“竹外桃花三两枝”,设定了一种幽静而不失生动的画面,桃花在竹林之外悄然绽放,数量不多,但却鲜明地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春江水暖鸭先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悟,鸭子因其直觉性和亲水习性,能敏锐感受到江水温度的变化,从而在温暖的春日里率先嬉戏。

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继续描绘了初春时节植物的生长状态。蒌蒿是一种野草,而芦苇则正处于萌动阶段,尚未长成,这些细节都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象有着深刻的观察。

最后“正是河豚欲上时”,则点出了时间节点——春天江水温暖之际,是鱼类产卵的季节。这里的“河豚”特指在江中产卵的一种鱼类,诗人巧妙地将其与春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生育繁衍、生命力旺盛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情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周邠

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胡完夫

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

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拄笏看西山。

相从杯酒形骸外,笑说平生醉梦间。

万事会须咨伯始,白头容我占清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钱穆父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

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从饭颗山。

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

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