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东湖赋莲后五日,双苞呈瑞。昌化史君持以见遗,因用时父韵

红香湿月,翠影停云,罗袜尘生步。并肩私语。

知何事、暗遣玉容泣露。闲情最苦。

任笑道、争妍似妒。倒银河,秋夜双星,不到佳期误。

拟把江妃共赋。当时携手,烟水深处。明珠溅雨。

凝脂滑、洗出一番铅素。凭谁说与。

莫便化、彩鸾飞去。待玉童,双节来迎,为作芙蓉主。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翻译

红香浸润着月色,翠绿的影子停留在云端,轻纱般的步履扬起尘埃。
两人并肩低语,不知为何她默默垂泪,那份闲愁尤为苦涩。
任他嬉笑,仿佛在争艳中流露出嫉妒,如同秋夜银河中的双星,未能如期相遇。
曾想与江妃一同吟诗,那时我们手牵手,在烟雾缭绕的水边深处。
明珠如雨般洒落,肌肤如凝脂般光滑,洗净铅华素颜。
谁能述说这番情景?切勿轻易离去,等待玉童驾临,共度佳期,成为芙蓉仙子的主人。

注释

红香:形容香气浓郁。
翠影:绿色的影子,可能指树叶或女子的衣裙。
罗袜:古代女子穿的丝质袜子。
玉容: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
争妍:竞相展示美丽。
彩鸾:神话中的彩色凤凰,象征美好的爱情。
玉童:道教神话中的仙童。
芙蓉:荷花,常用来比喻美女。

鉴赏

这首宋词《解语花·东湖赋莲后五日,双苞呈瑞》是赵以夫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莲花盛开的美景。"红香湿月,翠影停云",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展现出莲花在月光下娇艳欲滴,仿佛香气浸润了月色,翠绿的莲叶静止如云,形象生动。"罗袜尘生步"则借女子步态轻盈,暗示莲花的清雅与纯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莲花并蒂开放,如同情侣私语,引发的情感复杂而微妙,既有喜悦又有忧虑,因为"暗遣玉容泣露",似乎预示着某种未竟的心愿或分离的哀愁。"闲情最苦"表达出对莲花命运的关注,担心它们的美会引来嫉妒,甚至错过佳期。

词人进一步设想与莲花共赋诗篇,回忆起携手共游的场景,莲花如明珠溅雨,晶莹剔透,仿佛洗净铅华,展现出自然的纯净之美。然而,他担心这美景不能长存,呼唤无人能传达这份情感,希望莲花不要轻易消失,期待神仙般的玉童前来迎接,让莲花成为节日的主角。

整首词以莲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徵招.雪

玉壶冻裂琅玕折,骎骎逼人衣袂。

暖絮张空飞,失前山横翠。欲低还又起。

似妆点、满园春意。记忆当时,剡中情味,一溪云水。

天际。绝行人,高吟处,依稀灞桥邻里。

更剪剪梅花,落云阶月地。化工真解事。

强勾引、老来诗思。楚天暮,驿使不来,怅曲阑独倚。

形式: 词牌: 徵招

醉蓬莱.寿安晚郑丞相

正三边月静,万国年丰,菊多梅小。

吐玉擎香,蔼皇都清晓。

龙驾徐驱,貂冠夹侍,天也和人笑。

紫陌欢谣,如今事事,胜端平好。

玉带垂虹,衮衣华日,秋水精神,臞仙容貌。

长对凝旒,不羡商岩老。

胸次乾坤,掌中霖雨,造化知多少。

便好重将,绛人甲子,数中书考。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燕春台(其二)送郑毅斋入观

锦里春回,玉墀天近,东风稳送雕鞯。

祖帐移来,光流万斛金莲。十分香月娟娟。

照人间、一点魁躔。此时新事,飞来双凤,催上甘泉。

寻思京洛,少日芳游,柳遥禁雪,花淡宫烟。

鳌山涌翠,通宵脆管繁弦。

再见升平,想红云、缥缈群仙。看明年。

金殿传柑宴,衮绣貂蝉。

形式: 词牌: 燕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