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塞鸿来早。正碧瓦霜轻,玉麟寒少。

昨夜南枝,一点阳和先到。

黄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谢池春草。

此际虚斋心事,与此花俱好。算巡檐、索共梅花笑。

是千古风流,少陵曾道。争似油幢下,对一枝春小。

江城惯听画角,且休教、玉关人老。

好试和羹手段,向凤池春晓。

形式: 词牌: 孤鸾

翻译

塞外的鸿雁早早归来,正值屋瓦上霜色轻薄,玉麟般的冰凌也稀疏了不少。
昨夜南边的树枝上,一丝春的气息率先到达。
黄昏时分,半扇窗户映着淡淡的月光,照亮了青青的谢池边的春草。
此刻我独坐静室,心中的思绪与这春草一样清新。想来,不如与梅花共度时光,一同欢笑。
这是自古以来的风雅之事,杜甫也曾提及。哪比得过在油幢下欣赏那一枝娇小的春花。
在这江城,习惯了听那画角声,暂且不要让戍边的人因思乡而老去。
何不展示你的调和天下之才,就像在春天的凤凰池畔一般。

注释

塞鸿:指北方的大雁。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玉麟:形容冰雪晶莹如玉的麒麟。
阳和:温暖的阳光。
谢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虚斋:空闲的书斋。
巡檐:绕着屋檐走动。
少陵:指唐代诗人杜甫,他曾居住在长安的少陵附近。
油幢:古代官府出行时的仪仗之一,用油布制成。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声音凄厉。
玉关:古代边关的别称。
和羹:比喻调和人事或政事。
凤池:代指朝廷或皇宫。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孤鸾》,出自北宋诗人张矩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赏梅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塞鸿来早”一句,以清晨边塞归来的鸿雁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边塞萧瑟的氛围。紧接着,“正碧瓦霜轻,玉麟寒少”两句,则通过对屋脊上薄冰和屋檐下挂着的稀疏梅花的描写,传达了初春清冷的气息。

“昨夜南枝,一点阳和先到。”这里,诗人细致地观察到了梅花在春风的抚慰下逐渐开放的情景,表明春天的生机已经悄然苏醒。

“黄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谢池春草。”夜幕低垂,窗前挂着淡淡的月光,映照着池塘边依旧翠绿但已开始衰败的春草。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更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情怀。

“此际虚斋心事,与此花俱好。”诗人在这静谧的时刻,内心充满了与梅花共鸣的喜悦之情。"算巡檐、索共梅花笑。是千古风流,少陵曾道。"这里,诗人的心境与历史上的诗仙杜甫相通,他们都对梅花有着独特的情感。

“争似油幢下,对一枝春小。”诗人将自己孤独赏花的境遇,与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赏花诗句相比较,表达了自己的独到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独自享有的喜悦。

“江城惯听画角,且休教、玉关人老。”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忆和反思。诗人提到自己曾在江城中习惯了听着画舫上的乐声,而现在却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再去追寻那些年轻时的激情与梦想,因为岁月已经使人老去。

“好试和羹手段,向凤池春晓。”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了想要再次尝试用古代名家羹门(即唐代诗人羹纬)的风格来描绘春天的决心。"向凤池春晓"则是指向着那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清晨。

总体而言,这首《孤鸾》通过对梅花和初春景物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赏花、与自然对话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鸾.以梅花为赵懒窝寿

荆溪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

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

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

此际风流谁似,有懒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

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

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

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形式: 词牌: 孤鸾

念奴娇(其二)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

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

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

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

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

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

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

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重午次丁广文韵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

枌社新相识。恍瞻君、丰神气貌,飘然仙白。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

怎不做、龙门上客。

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

且剩把,锦云织。试看自古贤侯伯。

一时间、失虽暂失,得还终得。

儋石空无君家事,百万付之一掷。

渐养就、抟风鹏翼。

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鸥天、浩荡观浮没。

挈富贵,等儿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