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从道

常欲饱煖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子有二亲皆七十,糠覈不充常寒饥。

昨日访我破屋下,具鸡一只酒一卮。

子起却盘箸不举,吾亲未省曾食之。

对我嘘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子固与我同一体,相间岂复有毛皮。

顾子之亲则吾亲,吾亲冻馁无柰何。

饱煖天下心徒为,送子出门成此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常想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吃饱穿暖,但我的方法还未能实现哪怕一丝的成果。
你有两个年迈的父母都已七十岁,粗陋的食物不足以填饱他们,经常挨饿受冻。
昨天,你来到我破旧的屋舍,带来一只鸡和一壶酒。
你起身拒绝了食物,因为你的父母还未尝过,
他们看着我,泪流满面,你的孝顺之心真是令人悲痛。
你我本是一体,只是外表不同,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看到你的父母,就如同看到我的亲人,他们的寒冷饥饿让我无法忍受。
虽然我内心渴望让世界温暖,但最终只能写下这首诗,送你出门去照顾你的家人。

注释

饱煖:使人们吃得饱、穿得暖。
一寸施:微小的贡献或帮助。
糠覈:粗糙的食物。
寒饥:寒冷和饥饿。
破屋:破旧的房子。
盘箸:筷子和托盘。
嘘嚱涕泗:哭泣的样子。
固:本来。
相间:比较,对照。
冻馁:寒冷和饥饿。
徒为:徒然,白费。
成此诗:写成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对父母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普遍温暖的渴望。诗人通过自己生活的困顿,表达了无法实现心中理想的无奈,以及对于亲情的珍视与悲凉。

“常欲饱煖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和温暖,但这种愿望在现实中却无法实施,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子有二亲皆七十,糠覈不充常寒饥。” 这里写出了诗人家庭的贫困状况,父母年迈仍需面对生活的艰辛。

“昨日访我破屋下,具鸡一只酒一卮。” 描述了一个简朴而温馨的家居场景,其中“具”字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主人对这份小小的款待仍然感到珍贵。

“子起却盘箸不举,吾亲未省曾食之。”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孝顺父母方面的矛盾,虽然自己也很饥饿,但看到父母没有享用到这点微薄的食物,内心充满了悲凉。

“对我嘘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这里诗人流露出对自己的境遇和对父母深情的悲哀。

“子固与我同一体,相间岂复有毛皮。” 这两句强调了亲子之间血脉相连,无需言语也能感知彼此的情感。

“顾子之亲则吾亲,吾亲冻馁无柰何。” 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切关怀和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饱煖天下心徒为,送子出门成此诗。”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在这种情感和思考中完成这首诗的创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情和社会关怀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吾世本寒贱,吾身守贫约。

家徒立四壁,无田负城郭。

终岁服一衣,无装贮囊橐。

吾虽得一官,官微月俸薄。

况属岁凶荒,饥民填沟壑。

吾幸有寸禄,不至苦陨穫。

随分且饱煖,不然亦流落。

尔等勤初学,旡耻衣食恶。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二者肥尔躯,不同乳与酪。

尔无嫌粗粝,尔勿厌藜藿。

富贵自努力,青云路非邈。

形式: 古风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曼卿豪于诗,社坛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身虽埋黄泉,诗名长如冰。

永叔亦连蹇,病鸾方骞腾。

四海让独步,三馆最后登。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

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回顾李贺辈,粗俗良可憎。

玉川月蚀诗,犹欲相凭陵。

曼卿苟不死,其才堪股肱。

永叔器甚闳,用之王道兴。

师雄子勉旃,勿便生骄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久旱

风伯且须戢头角,放出龙喙万丈长。

喙垂一尺雨一尺,得雨万丈成丰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士廷评相会梓州

道视荀杨虽未至,分于管鲍已知深。

一千二百日离别,五十六驿外相寻。

重欲同君注周易,且来共我听胡琴。

月留屋角不下去,似与清风怜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