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中舍监韶州钱监

孤青水上石,片白苍梧云。

虞舜不可见,箫韶不可闻。

君为汉钱官,凿山取铜矿。

韶石不生铜,留为千古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余中舍监韶州钱监》,以山水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古代虞舜时代的怀念。首句“孤青水上石”描绘了一块独立于水面的青色石头,给人以孤寂而清冷的感觉;“片白苍梧云”则借白色云朵在苍梧上空飘荡,暗示了韶州的遥远与神秘。

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及虞舜和箫韶,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高雅艺术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去职后可能无法再听到这些美好事物的遗憾。“虞舜不可见,箫韶不可闻”流露出对古代贤君与盛世音乐的追忆。

最后,诗人将友人的职务——监韶州钱监,与韶石和韶乐联系起来,指出虽然韶石并非产铜之地,但其本身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希望友人能像韶石一样,虽不在铸币之上发挥作用,却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韵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通州通判刁国博

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

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

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

夜月上蓬瀛,偷閒举杯看。

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送通判太博

相见不在久,见久未必亲。

无为岁月浅,岂不胶漆均。

犹嗟欲别日,事叠如排鳞。

安得独携酒,远送秋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通判黄国博入浙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送郭功甫还青山

来何迟迟去何勇,羸马寒僮肩竦竦。

昨日弃为梅福官,扁舟早胜大夫种。

负经不厌关山遥,访我犹将岁月恐。

得言会意若秋鹰,反翅归飞轻饱氄。

明朝到家年始开,椒花寿酒期亲捧。

何当交臂须强行,莫作区区事丘垄。

形式: 排律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