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敷叹春物将谢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束及往寻不遇题之留赠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

门依高柳空飞絮,身逐闲云不在家。

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

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夕阳缓缓西下,我在皇城大道上漫游寻找隐居之人。
门边柳树高耸,柳絮随风飘散,我随云游四海,并未归家。
尽管身着官服,我还是勉强踏入世俗之路,但心中却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夕阳余晖中,我孤独地向东城走去,满心惆怅,因为春风已吹落了所有的花朵。

注释

九陌:皇城大道。
迟:缓缓。
丽景:美景。
禁街:皇城街道。
隐沦:隐居的人。
门依:门边靠着。
高柳:高大的柳树。
空飞絮:柳絮随风飘散。
身逐:随身跟随。
闲云:闲散的云。
轩冕:官服,指显贵身份。
强来:勉强。
趋世路:踏入世俗之路。
琴尊:琴酒,指悠闲生活。
赏年华:享受美好时光。
残阳:夕阳。
寂寞:孤独。
东城:东边的城市。
惆怅:惆怅失落。
落尽花:花儿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历的画面,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惆怅。"九陌迟迟丽景斜"中,“九陌”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九条大道,而“迟迟丽景斜”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傍晚时分,阳光斜射,美景渐隐的场景。"禁街西访隐沦赊"表明诗人在皇宫附近的街道上漫步,寻找那些隐蔽而又不为人知的地方。

"门依高柳空飞絮"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门前的高柳比作空中飘落的棉絮,形象地表达了春日景色的清新与静谧。"身逐闲云不在家"则表明诗人心随云卷,精神上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如同浮生若梦,不再执着于现实世界。

接下来的"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两句,"轩冕强来"指的是车马喧腾、官场上的争斗,而"琴尊空负赏年华"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阴似箭的时光流逝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描绘出了日落东城、春风吹散花瓣的情景,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春天即将过去的哀伤和不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春光易逝的无尽叹息。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慈恩寺起上人院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酬元十二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

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

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太常从兄留别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