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五首(其二)

韩旆拂丹霄,汉军新破辽。

红尘驱卤簿,白羽拥嫖姚。

战苦军犹乐,功高将不骄。

至今丁零塞,朔吹空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战旗在红霞中飘扬,汉军刚刚征服了辽地。
尘土飞扬中仪仗队前行,白色羽毛装饰的箭簇簇拥着英勇的将军。
虽然战争艰苦,士兵们依然保持乐观,功勋卓著的将领没有丝毫骄傲。
直到现在,那遥远的丁零边塞,北风呼啸,一片萧瑟。

注释

韩旆:指代唐朝军队的旗帜,韩为古国名,这里借指唐军。
丹霄:红色的云霞,常用来形容天空高远。
汉军:此处借指唐朝军队。
辽:泛指边疆地区,可能特指唐代的某个北方民族政权。
红尘:指扬起的尘土,常用来形容繁华或战场的尘埃。
卤簿:古代帝王出巡时的仪仗队和护卫队伍。
白羽:箭尾的白色羽毛,这里象征武力或军队。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这里借指英勇的将领。
战苦:战争的艰辛与苦难。
军犹乐:士兵们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功高:建立了极高的功勋。
将不骄:将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
丁零塞:古代对北方边疆民族的称呼,这里代指边塞地区。
朔吹:北方的寒风。
空萧萧:形容空旷荒凉,风声凄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与动静相结合的情境,表达了战士们在胜利后依旧坚守边塞、不骄不躁的精神状态。

"韩旆拂丹霄,汉军新破辽。"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韩旆"指的是军旗,"丹霄"则是红色的云彩,象征着战火与胜利的气氛。"汉军新破辽"表明这是一次对辽国(可能指的是唐朝北方的某个民族或地区)的胜利。

"红尘驱卤簿,白羽拥嫖姚。" 红色尘土被战马践踏,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混乱;而白色的鸟群则围绕在军帐周围,这可能是一种和平与安宁的象征。

"战苦军犹乐,功高将不骄。" 这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即使经历了战争的艰苦,但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而将领们尽管取得了显赫的战功,却仍然保持谦逊,不居功自傲。

"至今丁零塞,朔吹空萧萧。"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寂静与苍凉,"丁零"可能是指某处边塞的名字,而"朔吹"则是北方的风,带着寒冷和孤独,这与前文中战争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首诗通过对战后的场景和士兵心理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军人在胜利后依旧坚守职责、不忘初心的高尚品格。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五首(其三)

百万逐呼韩,频年不解鞍。

兵屯绝漠暗,马饮浊河乾。

破虏功未录,劳师力已殚。

须防肘腋下,飞祸出无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从军行五首(其四)

飞将下天来,奇谋阃外裁。

水心龙剑动,地肺雁山开。

望气燕师锐,当锋虏阵摧。

从今射雕骑,不敢过云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从军行五首(其五)

黄纸君王诏,青泥校尉书。

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春风洞庭路,摇荡暮天多。

衰疾见芳草,别离伤远波。

诗名推首荐,赋甲拟前科。

数日闻天府,山衣制芰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