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五首(其五)

黄纸君王诏,青泥校尉书。

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皇上颁发了黄色的诏书,军官手持着青泥封的信件。
在军营中誓师,布置了防御工事,选拔将领穿上坚固的甲胄。
大雾笼罩,看不清渡口的蒲草;天气严寒,边塞的柳树也稀疏了。
大军浩荡,十万骑兵横扫前行,决心扫清敌人的残余势力。

注释

黄纸:古代皇帝诏书用的黄色纸张,表示正式和尊贵。
君王诏:君主的命令或诏书。
青泥:指古代用于封缄信件的青色泥土,常用于官方文书以示郑重。
校尉书:校尉发出的书信或命令,校尉为古代军事官职。
誓师:军队出征前举行仪式,宣誓效忠,鼓舞士气。
张虎落:设置像老虎一样的防御工事,比喻坚固的军营或防线。
选将:挑选将领。
擐犀渠:穿上犀牛皮制成的铠甲,‘擐’是穿的意思,‘犀渠’形容铠甲的坚硬。
雾暗:大雾使视线模糊。
津蒲:渡口边的蒲草,常用来指示水边的地点。
天寒:天气非常寒冷。
塞柳:边塞的柳树,象征边疆的景物。
横行:纵横驰骋,形容军队行动迅速、所向无敌。
十万骑:形容庞大的骑兵部队,‘骑’指骑兵。
虏尘馀:敌人的残余势力,‘虏尘’比喻敌人,‘馀’即剩余。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位君王颁布诏书,命令将领准备出征的壮观场景。黄纸和青泥校尉书都是古代官方文书的象征,表明这是一个正式而严肃的军事行动。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则是对将士们进行誓言和选拔优质将领的描述,展示了战争前的紧张与郑重。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是对出征时自然环境的描写。雾气笼罩,使得津渡变得模糊不清;寒冷的天气和稀疏的柳树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艰苦。

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则是对大军出征场景的描绘。十万雄厚的马匹横行于广阔的大地之上,表明了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敌人的决心摧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准备、自然环境和军队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观与严肃,以及士兵们对征战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春风洞庭路,摇荡暮天多。

衰疾见芳草,别离伤远波。

诗名推首荐,赋甲拟前科。

数日闻天府,山衣制芰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忆天台

箬溪朝雨散,云色似天台。

应是东风便,吹从海上来。

灵山游汗漫,仙石过莓苔。

误到人间世,经年不早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日曜上人还润州

送君何处最堪思,孤月停空欲别时。

露茗犹芳邀重会,寒花落尽不成期。

鹤令先去看山近,云碍初飞到寺迟。

莫倚禅功放心定,萧家陵树误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仙女台

寂寂旧桑田,谁家女得仙。

应无鸡犬在,空有子孙传。

古木花犹发,荒台路未迁。

暮来云一片,疑是欲归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