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八)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

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

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

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喜爱花朵的人让青春流逝,感叹欣赏它的孤傲与美丽。
在腊月之前精心照料,花朵如珍珠般结出花蕊,年后则繁茂如玉林。
不要让花儿随风飘散,要珍惜地留存下来,就像珍藏千篇佳作。
姑射仙子般的肌肤最为温润,夜晚无需借助避寒的黄金入睡。

注释

使:让,导致。
孤高:形容人或物独立不群,有高尚品格。
腊前:冬季前,指农历十二月。
玉成林:形容花木繁茂如玉树林。
三弄:古代音乐术语,指三次演奏。
得得:形容轻微的声音,这里指珍惜、保存。
姑射肌肤:借指女子肌肤之美,典出《庄子》中的姑射山神。
辟寒金:传说中的避寒宝物,比喻珍贵的保暖物品。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赏之情。首句“爱花从使二毛侵”暗示诗人因年事已高(二毛指白发),但仍被梅花的魅力所吸引。次句“叹赏孤高与靓深”赞美梅花孤傲高洁的气质和深沉的美丽。

“调护腊前珠结蕊”写诗人精心呵护梅花,如同对待珍贵的明珠,期待它在腊月之前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荡摇年后玉成林”则想象梅花盛开后的景象,如玉树成林,清丽动人。

“莫教三弄飘飘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担忧,希望它们能长久地保持盛开。“剩把千篇得得禁”暗指诗人愿以诗歌来赞美梅花,使之流传不朽。

最后两句“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运用比喻,将梅花比作姑射仙子般温润,即使在寒冷的夜晚,它的美也能温暖人心,胜过任何避寒的金银器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其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珍视。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七)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将鹭羽斗琼枝。

旁无绰约天仙对,中有甘酸鼎味宜。

闻说北枝开亦遍,一尊相属定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六)

冰围风战雪交侵,方是春工属意深。

绿萼已开栽乐谷,一枝那得寄芗林。

依然照水如相媚,粲者巡檐也未禁。

香白檀心谁解赋,赖公戛玉更摐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五)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四)

不管霜威日夜侵,肯教飞蝶到深深。

六花漫尔呈三白,一萼居然映万林。

软玉香冰空自恼,芳心愁思遣谁禁。

市桥江路风流别,枉费千颦买笑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