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树荒寒晚叶枯,又寻短棹泛焦湖。
场经古战心欲折,客老诸侯饥更驱。
去国寂寥从白眼,筹边谋画看洪儒。
袖诗来谒公应记,曾说襄阳厕座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边塞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战事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草树荒寒晚叶枯,又寻短棹泛焦湖。"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萧瑟与寂寞。
"场经古战心欲折,客老诸侯饥更驱。" 这两句则透露出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无力。"场"指古战场,"经"有经过之意,表明诗人对往昔战事的回忆和感慨。"心欲折"表现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刻感受,而"客老诸侯饥更驱"则抒发了流离失所、贫困交迫的悲哀。
"去国寂寥从白眼,筹边谋画看洪儒。" 这两句通过对远离家乡、孤独守望的情形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去国"即离开自己的国家,"寂寥"意味着极度的孤独与寂静。"筹边谋画"则显示了诗人在思考边疆之策,企图恢复国家的安宁。
"袖诗来谒公应记,曾说襄阳厕座隅。" 这两句表明诗人将自己心中的忧虑和希望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尤其是那些有权势的人。在这里,"袖诗"意味着秘密地携带诗作以求见公侯,而"曾说襄阳厕座隅"则暗示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自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往昔战事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孤寂与无奈。语言沉郁、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楼何处居。
非玉不容陪伟论,拨灰犹为作行书。
云霞缥缈来旌节,琼玖玲珑闻佩琚。
幽显殊途人世隔,冷风吹雨送回车。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游戏公孤了,归来不爱名。
昌黎前进士,司马老先生。
有节花宜晚,无波水自平。
翳云遮不得,南极益精明。
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
天涯知己少,岁晚客愁多。
路断车生角,冰坚水不波。
使君森画戟,闻此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