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诗十首(其二)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含泪告别故乡,独自漂泊向远方。
茫茫的田野里,春色消逝,旅人的情感更显孤独。
驱马翻越山丘和沟壑,道路高低不平。
棠梨花在风中摇曳,偶有啼鸟发出一声声悲鸣。
古墓中的人是哪个朝代的,连姓名都无从知晓。
他们化为路旁的泥土,每年只有春草陪伴生长。
感慨彼人的人生,忽然自我领悟,如今我又为何忙碌奔波。

注释

掩泪:擦拭眼泪。
飘飖:形容漂泊不定。
丘陇:指山丘和沟壑。
棠梨花:一种梨树的花,象征春天。
啼鸟:鸣叫的鸟。
何代人:哪个时代的人。
营营:形容忙忙碌碌,追求名利。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历史沧桑感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以及个人的生命轨迹与历史长河的关系。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开篇两句,以动作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离别家乡时的哀伤和即将踏上旅途的心境。泪水涟涟,不仅是对亲土的不舍,更隐含着对不可挽回过往的无奈。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诗人在广袤的绿色田野中感受到了春天即将过去的寂寞,自己像一个孤独的旅客,被春光遗忘。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随后,诗人描绘了驾车登山的景象,这里的“高低”和“不平”,不仅形容了自然地貌,更映射出人生道路的崎岖与无常。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这里借助春天的花开和鸟鸣,传递了一种生命力与美好的情愫,但这声音又是如此短暂和孤单,增添了诗中的悲凉色彩。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沉思,表达了对过往人物命运的好奇与敬畏,同时也反映出时间的无情和人类个体的渺小。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古墓被岁月侵蚀,变成了路旁的泥土,而每年的春天,都会有新生的野草,这是对生命轮回的一种描绘,也隐喻了历史的无常与自然界的永恒。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最后两句,诗人在感慨之余,有所顿悟,对自己目前的忙碌和奔波提出了质疑。这个“悟”,既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也是对个人境遇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生命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篇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续古诗十首(其三)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枥马非不肥,所苦常絷维。

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四)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

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五)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昼居不踰阈,夜行常秉烛。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

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

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

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六)

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

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

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东閤有旨酒,中堂有管弦。

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

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