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五月菰蒲八月秋,年年清酒酹江头。

伍胥忿怒三闾怨,争似鸱夷一钓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五月采菰蒲,八月已入秋,每年都在江边祭酒祝愿。
伍子胥的愤怒与屈原的哀愁,怎比得上范蠡泛舟江湖的逍遥。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菰蒲:水生植物,古人常用来祭祀。
八月:农历八月。
清酒:清淡的酒,用于祭祀。
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敬意。
伍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复仇而投江自尽。
三闾怨:指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有冤屈和哀怨。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范蠡乘舟归隐时所用。
钓舟:钓鱼的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所作的《范蠡》,以范蠡泛舟江湖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智者隐逸生活的感慨。五月和八月,时间的流转象征着范蠡从伍子胥和屈原的不幸遭遇中抽身,选择了独善其身的隐居生活。他以清酒祭江,表达对过往历史的敬意,同时暗寓自己选择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伍胥忿怒三闾怨",指的是伍子胥因楚国政治而愤怒,屈原则因遭贬谪而满怀忧愁,与范蠡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以"争似鸱夷一钓舟"收尾,意思是说,比起他们那些充满波折的人生,范蠡驾舟垂钓的生活显得更为自在和理想。整首诗通过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映射,赞扬了范蠡的智慧与隐逸之志。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昭阳殿

祸水流来汉火亡,白头宫女恨昭阳。

至今人见飞来燕,犹为君王暗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除夕对梅

青春无复驻年华,几度江梅暗忆家。

惆怅新愁添白发,鬓边如雪映寒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梦傅说

傅说为霖寤寐中,高宗一念与天通。

后来亦有君王梦,不是阳台便月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淝水

想见西风对垒时,目中先已料安危。

淮淝百万兵虽众,未抵东山一局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