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其一)

风摆红藤卷绣帘。宝鉴慵拈。日高梳洗几时忺。

金盆水、弄纤纤。髻云谩亸残花淡,和娇媚、瘦岩岩。

离情更被宿酲兼。空惹得、病厌厌。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翻译

微风吹动着红色的藤蔓,卷起绣帘。珍贵的镜子懒于拿起,阳光高照,不知何时才想梳洗打扮。
在金色的盆中玩弄着细长的水流,梳理着发髻,如云朵般慵懒地垂落,带着淡淡的残花,显得娇媚而清瘦。
离别的愁绪更加深重,加上宿醉未消,只让人感到病恹恹的无力。

注释

风摆:微风摇动。
红藤:红色的藤蔓。
绣帘:绣制的窗帘。
宝鉴:珍贵的镜子。
慵拈:懒于拿起。
日高:阳光高照。
忺:有心情,愿意。
金盆:金色的盆子。
纤纤:形容水流细长。
髻云:发髻上的云朵状装饰。
亸:下垂。
残花:凋谢的花朵。
岩岩:形容清瘦的样子。
离情:离别之情。
宿酲:宿醉未消。
病厌厌:病态且无精打采。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风摆红藤卷绣帘",以轻盈的风和鲜艳的红藤,暗示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女子的闲适。"宝鉴慵拈",写出女子慵懒地不愿照镜子,流露出内心的慵懒和淡淡的忧郁。

"日高梳洗几时忺",描述女子起床时间已晚,对日常琐事提不起兴致,反映出她的慵懒和心情不佳。"金盆水、弄纤纤",通过细致的动作,展现了女子独自打发时光的寂寞。

接下来的"髻云谩亸残花淡,和娇媚、瘦岩岩",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头发散乱,如同凋零的花朵,面容憔悴而楚楚动人,透出一种病态的美。"离情更被宿酲兼",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心境,离别之情加上宿醉的不适,使她情绪低落。

最后的"空惹得、病厌厌",表达了女子因思念和愁苦而身心疲惫,病态的状态加重了她的哀愁。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因情感困扰而憔悴的女子形象,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

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

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

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形式: 古风

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与玉泉长老

金銮来觅玉泉书,金玉相逢价倍殊。

到了不干藤蔓事,葫芦自去缠葫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