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

观身因缘,芭蕉不坚。悟世幻化,木槿之谢。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

应物现形,见闻闲暇。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阐述深刻的哲理。首先,“观身因缘,芭蕉不坚”,诗人借芭蕉易枯萎的形象,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无常且脆弱。接着,“悟世幻化,木槿之谢”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木槿花开花落,象征世间万物皆是虚幻,没有永恒。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丛林的生机与密室的光明进行对照,隐喻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找永恒的意义。丛林四季常青,象征生命的延续;密室中的灯火长明,象征内心的光明不灭。

最后,“应物现形,见闻闲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面对世间万物,他能够灵活应对,显现不同的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他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每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空灵与智慧,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本质以及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光明。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五)

三世混融,据本来而合同。

六门变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钱胡饼案,放手馒头笼。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换家风。

形式: 押[东]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六)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蘋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八)

无人识得渠,棋局醉樵夫。

回头斧柯烂,大海亦成枯。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游大龙湫宿寿昌竹轩

晚驱羸马下层丘,路转寒塘忆旧游。

半夜雨声碎庭竹,更疑飞沫溅龙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