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时应是山头水,自古流来江路深。
若使江流会人意,也应知我远来心。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山川的壮丽与时间流转的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江水长久而深邃的感慨,以及自己跨越遥远距离来到此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古时应是山头水”一句,设定了一种历史悠久、自然不变的情境,而“自古流来江路深”则强调了时间对景物的塑造和影响。诗人借“若使江流会人意”的假设,表达了自己对于江水能理解人类感情的美好愿望,并通过“也应知我远来心”一句,传达出一种渴望被理解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深长,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尔是无心水,东流有恨无。
我心无说处,也共尔何殊。
看著墙西日又沈,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声自趁娇。
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