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凤翰的《村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桐荫下芦帘”展现了夏日傍晚,浓密的梧桐树下,挂着轻盈的芦苇帘子,营造出凉爽宜人的环境。接着,“凉亭生清樾”进一步强调了凉亭周围清风习习,竹叶婆娑,给人以清凉之感。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写诗人悠闲地徘徊在村庄附近,蝉鸣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种生动的田园交响乐。接下来,“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描绘了远处树木稀疏,天空与山峦的轮廓清晰可见,画面层次分明,色彩淡雅。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描绘了夕阳西下,原野上的草木在余晖中显得更加柔和,归巢的鸟儿在树林间穿梭,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最后一句“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诗人独自吟唱着歌曲,直至东山升起明亮的月亮,整个画面充满了孤独而宁静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恬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8)

高凤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上怀古

极目寒烟接大荒,海山秋色共苍茫。

风高响落钟儿石,潮怒声催鼓子洋。

设险至今留楚塞,求仙何处问秦皇。

马蹄踏处情何极,下尽千峰落日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大热中题宋人雪芦宿雁图

客堂书掩红云骄,火龙衙衙排空烧。

树头不动焦欲秃,暍禽坐树愁郁陶。

忽然有客叩门至,手提数幅生鲛绡。

飞烟散雾张四壁,指顾一一忘疲劳。

就中一幅尤奇绝,荒汀野岸风萧骚。

残芦半折溪色冻,霜花雪气横清宵。

下有群雁宿沙嘴,三三两两纷为曹。

江南江北梦寒雨,衔芦何处凌穹霄。

人生寄迹亦如此,鸿泥转眼迷江潮。

意外余闲妙点缀,更扫堕羽穷芒毫,委沙拂雪欲飞动,风来疑逐帘须飘。

边鸾崔白不在眠,世间余子空自豪。

摩挲瞪目噤不语,当头似有寒泉浇。

寻常颇怪北风妄,此时真觉森颠毛。

呼童扫地拂竹簟,支颐卧对霜天高。

形式: 古风

野泊

石头城外放般行,野泊荒滩欲二更。

露下平沙闻雁语,月明春水看潮生。

上元节候余村鼓,薄宦心期付酒觥。

满眼升沈直底事,海边鸥鹭久寒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初古甓凿砚歌

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

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

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

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

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

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