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丹丘鸿上人不出寺

小固山前一道人,不言生死不言真。

茅堂静有朝端客,草履烂无门外尘。

银漏滴残犹在定,石花开尽始知春。

相思未得相寻去,空恨江头多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寄丹丘鸿上人不出寺》,诗人以小固山前的一位道人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小固山前一道人”,点明了环境的清幽和人物的超然。接下来的“不言生死不言真”表达了道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他不谈论生死与真理的深层含义,暗示其内心的淡泊。

“茅堂静有朝端客”一句,通过“朝端客”的来访,展现了道人的影响力,即使在静谧的茅堂中,仍有朝廷官员慕名而来。然而,“草履烂无门外尘”又揭示出他的生活简朴,门外并无世俗的纷扰。

“银漏滴残犹在定,石花开尽始知春”两句,运用了时间与自然的意象,描述道人在禅定中度过时光,直到春天来临石花凋谢才察觉,进一步突显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

最后,“相思未得相寻去,空恨江头多病身”表达了诗人对鸿上人深深的思念,却因自身的疾病无法亲自拜访,只能空自遗憾,流露出对友人健康状况的关切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以道人形象为载体,寓言性地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刘处士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悟和尚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隋观法师塔

五六百年内,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一一好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隐者

一径千峰里,何人更往还。

无为无事者,白首白云閒。

酿酒担寒瀑,寻猿过别山。

岂知名利客,鞭马向秦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