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遵式写给悟和尚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禅师生活的敬仰和对其隐居生活的深深感慨。首句“无累无机祇任缘”描绘了悟和尚超脱尘世,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没有纷扰和机心。他居住在古松旁边的小斋,环境清幽,生活简朴。
“寒垂白发过深雪”形象地刻画出禅师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守在深山之中,不畏严寒的形象。接下来的“不下青林知几年”暗示了他在这里已经度过许多个春秋,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禅师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同时也暗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物质需求的淡泊。
最后,“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孤独但又清净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无人问津的寂寥中,只有清流滋润着禅院中的莲花,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宁静与佛法的滋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师隐居生活的画面,赞美了悟和尚的修行境界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五六百年内,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一一好沾巾。
一径千峰里,何人更往还。
无为无事者,白首白云閒。
酿酒担寒瀑,寻猿过别山。
岂知名利客,鞭马向秦关。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鸟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