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炎热的夏日中,安静地居住于青龙寺内的一室之中。这间房子被竹亭所环绕,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诗中的“有法知不染”表达了禅师对佛法的理解和修为,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无言谁敢酬”则显示了他超然于世的高洁情操,难以用言语来回应或赞誉。

随后,“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两句描绘出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到来的景象。鸟儿在傍晚时分飞翔,争相返回巢穴,而蝉类昆虫的叫声,则似乎已经宣告了秋季的早期到来。

最后,“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表达了禅师对于夏日炎热的超脱与豁然。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出一个信息: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即便是在酷热的季节,也无需寻找其他地方的清凉,因为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炎热相比,更是真正的清凉所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禅师超脱尘世、修身养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29)

裴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 籍贯:河东(今山西)
  • 生卒年:716-?

相关古诗词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

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

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青雀歌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

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