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其四)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

花下月,枕前人,此生谁更亲。

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鳞。

连绣枕,卧红茵,霜天似暖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翻译

掌中的明珠,心中的气息,这样的爱岂能轻易给予。
月下花丛,枕边的人儿,此生还有谁能比你更亲近。
相拥而眠,心意相通,如同比翼双飞的金色鱼鳞。
共枕同眠,躺在红色的垫褥上,即使寒霜满天,也如春天般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词人孙光宪所作,名为《更漏子·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对爱情深切怀念之情感的诗句。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比喻,展现了词人对亲密伴侣的思恋之情。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此句以珍珠比喻心中的爱恋,表达了对于这份感情的珍视与不易。珠玉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用以形容词人对所爱之人的宝贝般呵护。

“花下月,枕前人,此生谁更亲。”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夜景,月光洒落在花间,而心爱的人正躺于枕畔。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词人表达了对这份情感的珍贵和无可替代。

“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鳞。”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两人的关系,用“交颈语”和“合欢身”形容二人的亲密交流,并以“比目金鳞”作比,以示彼此之间如同一体般的紧密无间。

“连绣枕,卧红茵,霜天似暖春。”最后一句中,“连绣枕”和“卧红茵”描写了两人共枕共眠的情景,而“霜天似暖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寒冷的冬日比作温暖如春,形象地表达了爱情所带来的温馨与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种深沉、执着且难以割舍的情感世界,是对传统中国文学中“悼离别”主题的一次美妙演绎。

收录诗词(88)

孙光宪(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其五)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

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

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

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六)

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歌皓齿,舞红筹,花时醉上楼。

能婉媚,解娇羞,王孙忍不攀留。

惟我恨,未绸缪,相思魂梦愁。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定风波

帘拂疏香断碧丝,泪衫还滴绣黄鹂。

上国献书人不在,凝黛,晚庭又是落红时。

春日自长心自促,翻覆,年来年去负前期。

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誇说月中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押[支]韵

定西番(其一)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

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云外,晓鸿惊。

形式: 词牌: 定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