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父和篇颇有过情之语次韵自叙以谢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

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

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

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省最高的山上,那里有一座高大的房子,上面挂着悠闲的牌匾。
我常常漫步在松竹间,穿着木屐欣赏美景,无需刻意凝视就能饱览江山。
别说什么早晨像仙鹤般飞往边疆,现实中我只是在蚁穴般的生活中梦想着封侯。
紫薇花下写字已非我所追求之事,但抚摸文字还能让我在这片土地上老去。

注释

家:家庭住址。
闽山:福建省的山脉。
榜:牌匾。
休休:悠闲的样子。
施屐:穿着木屐行走。
应接:欣赏。
运眸:特意凝视。
鹤书:比喻高尚或远大的志向。
陇:边疆。
蚁穴:比喻平凡的生活。
梦封侯:梦想着获得高位。
紫薇:古代官职名,也指紫薇花。
抚字:抚摸文字,指从事写作。
老一州:度过一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行父和篇颇有过情之语次韵自叙以谢》。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朴实,但却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个人功业未就的自谦与歉疚。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开篇便描绘了诗人的家宅位于闽山之巅,高屋上的大字招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既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也反映出他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卓越的个性。

"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则是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回忆和描绘。诗人似乎在诉说自己曾经漫步于松竹之间,感受自然之美,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向着江山,不再有闲情逸致去眺望四周。

"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和名位的无奈与自嘲。"鹤书"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任命文书,而"梦封侯"则是在表露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一种自我解嘲,觉得自己如同蚁穴中的小人物,渺小而不起眼。

"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文学创作态度与感慨。紫薇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使用的特殊墨色,"落笔非吾事"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字并未达到理想中的高度。而"抚字犹堪老一州"则是在表达即便年岁已高,但每当触摸到字迹时,仍旧能感受到那份为家乡所承载的深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和个人功业未就的自谦。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家庭与个人成就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许子儒寺丞挽诗(其二)

壮岁天衢上,舂容伯仲间。

握兰同省户,持橐假朝班。

投老归乡县,从君卧故山。

并游零落尽,回首一潸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许子儒寺丞挽诗(其一)

阴德仙官裔,殊勋辅相家。

山川钟秀丽,人物见雄夸。

小试丞卿月,卑栖属使华。

盖棺何太早,行路亦兴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访雪峰真歇禅师

红尘白发不相投,来就僧房借板头。

大士法中龙象贵,老翁心外水云浮。

长芦江静千山月,枯木岩寒一叶秋。

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吴江次韵行父之作

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綵虹。

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

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

尽道鲈鱼寒不食,□□祗合在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