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次韵题张氏耆逸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隐逸生活的诗句。
"游戏壶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游戏壶天”指的是道家修炼长生不老之术,暗示诗中的主人公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境界。而“岁月深”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并未影响到这位隐逸者的纯净心灵。随后,“人间又见谪仙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
"镜中商岭飘萧发,物外箕山自在身。"
这里诗人通过“镜中商岭飘萧发”形象,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状态,商岭指的是山名,而“飘萧发”则是隐逸者头上的白发,与自然融为一体。紧接着,“物外箕山自在身”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的精神也能像箕山一样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安石少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
这两句则是对隐逸者生平的一种概括。“安石少徒”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他所仰慕的某位高士,表明在年轻时就已经开始追求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而“伏波老未厌风尘”则是说尽管年龄已高,但对于那份隐逸的生活依然热爱,不愿意放弃。
"输君物外全双美,洛社耆英汉逸民。"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将自己或仰慕之人的生活与世间一般的追求做了区分。“输君物外全双美”意味着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更为高雅、纯粹的生活方式等待发现。而“洛社耆英汉逸民”则是对诗中主人公的一种称颂,强调他不仅年岁已高,而且生活得如同春日里的花朵一般鲜美,是一位真正达到了隐逸境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