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三)

竞誇珠贝溢吟编,豹管微窥惜未全。

月莹寒光磨晓镜,风铿逸调脆秋弦。

才惟渐少逾堪爱,诗不须多贵可传。

囊里新篇还有几,不妨容我嘒蜩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三)》。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已经融入了宋代词坛上的豪放与细腻。让我们逐句解读其深意。

“竞誇珠贝溢吟编”,这里的“珠贝”象征着珍贵之物,常用以比喻精美的诗文或音乐。“溢吟编”则是指琴声流利如织网一般,这句话表达了对音乐和文学创作的高扬与赞美。

“豹管微窥惜未全”,“豹管”指的是古代用豹皮包裹的笛子,象征着音乐的神秘与悠远。“微窥”则是轻轻地窥视,“惜未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珍惜之情。

“月莹寒光磨晓镜”,这里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宁静的画面。“月莹”指的是月亮的光泽,“寒光”则是冰凉的光芒,而“磨晓镜”则是在清晨磨练着自己的艺术,寻求内心的纯净与明澈。

“风铿逸调脆秋弦”,“风铿”形容声音轻盈而又坚定,“逸调”是指悠扬的乐曲,而“脆秋弦”则是在秋天里演奏出细腻而柔和的声音,体现了季节与心境的交融。

“才惟渐少逾堪爱”,诗人表达了自己艺术才华随时间流逝逐渐减少的情感,“逾堪爱”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视。

“诗不须多贵可传”,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知之明,认为即使不是篇幅宏大的作品,只要质量上乘,也足以流传后世。

最后,“囊里新篇还有几,不妨容我嘒蜩蝉”,“囊里新篇”指的是未发表的新作,而“嘒蜩蝉”则是形容诗人内心之声,如同小虫鸣叫一般。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将这些还未问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琴、镜、月和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个人才华消逝的无奈以及希望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情感。这首词在宋代词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体现了诗人汪炎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精湛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二)

镌琼镂玉缀为编,积雪涵秋调总全。

听处孰忘身有耳,弹时自以意为弦。

大音不泄琴何预,至妙无形操岂传。

忽触悠扬徽外趣,冷风凄雨滋孤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一)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

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

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

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伯几新覆雪矼草堂

山人新覆草堂成,便觉烟霞别有情。

凿牖先思当瀑布,看云旋拟著桃笙。

庞公隐处携妻子,匡氏同来有弟兄。

鹤背仙人应错愕,世间亦自有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忽梦如所见而有作觉记门字韵一联就枕上续之

满壁蚕丛墨未昏,牵情一夜役吟魂。

舟掀波浪经巫峡,袖扑云烟度剑门。

九折乍惊身出险,三声犹似耳闻猿。

无端一事留遗恨,欠觅浣花溪上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