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吟咏诗歌三十年,才赢得这一声名难得。
自从进入恩师门下,京城的欢乐全然忘却。
湖水在忧愁中显得碧绿,山岩景色在梦境中透着寒意。
到达之后,只有松杉和明月相伴,又有谁与我共赏这清晨景象?

注释

吟诗:创作诗歌。
三十载:三十年。
名:名声。
难:难得。
恩门:师门,指有恩惠的老师或学派。
帝里: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欢:欢乐。
湖光:湖面的波光。
岩景:山岩的景色。
梦中寒:梦中的寒冷感觉。
松杉:常绿乔木,象征坚韧和长寿。
月:月亮。
何人:谁。
共晓看:一起欣赏清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名为《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朋友即将远行,回到遥远的茅山,而诗人自己则留在尘世,心中充满无限的惆怅和对友情深厚的怀念。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投入,以及由此获得的一定声誉,但这种成功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满足或快乐。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差距,他的心灵深处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却无法在权力与贵族的宫廷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其中“湖光”和“岩景”构成了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最后的两句则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似乎在问,当时间流逝,当松树和杉树下那轮明月升起时,还有谁能够与诗人共同欣赏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送僧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归南岳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闲阁雨吹尘,陶家揖上宾。

湖山万叠翠,门树一行春。

景遍归檐燕,歌喧已醉身。

登临兴不足,喜有数来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闻蝉

动叶复惊神,声声断续匀。

坐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

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

伤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