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廖纪所作的《橘》诗,以橘为题,描绘了橘树生长的环境与果实的特征,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回忆。
首联“从来佳树生南国,先数闽江次粤东”,开篇点明橘树生长在南方,首先提及的是福建的闽江流域和广东东部地区,强调了橘树生长的地域特色。
颔联“结实珠垂丹徼外,开花雪喷瘴烟中”,进一步描绘了橘树的果实与花朵。橘子如同珍珠般垂挂在树梢,颜色鲜艳;而花朵则在瘴气弥漫的环境中绽放,仿佛雪花在雾气中飘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橘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未成生计千头绿,漫说怀归两袖红”,转而探讨橘树的价值与情感寄托。橘树虽然尚未结出果实,但其茂盛的绿色已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而“两袖红”则可能暗喻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怀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最忆黄柑三百颗,洞庭一夕起秋风”,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黄柑(即橘子)的深情记忆。洞庭湖畔的一夜秋风吹过,唤起了诗人对家乡黄柑的回忆,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橘树的独特魅力及其在诗人情感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