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韩季闲耳叔林榕溪赴闽行在

乾坤板荡复何言,此日安危敢自怜。

暮色满江红蓼外,秋声孤雁白霜天。

身名笑我终何事,肝膈如人未必然。

闻道明良方励治,敢私岩壑赋招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的《留别韩季闲耳叔林榕溪赴闽行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联“乾坤板荡复何言,此日安危敢自怜”,开篇即以“乾坤板荡”描绘出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接着,“此日安危敢自怜”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面对国家安危时的自我反省与担忧。

颔联“暮色满江红蓼外,秋声孤雁白霜天”,通过描绘一幅黄昏江边、秋雁南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红蓼(一种水生植物)与白霜天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颈联“身名笑我终何事,肝膈如人未必然”,诗人在此联中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他以“身名”自嘲,表达了对个人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对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疑问。“肝膈如人未必然”一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他人情感进行对比,流露出一种孤独与迷茫的情绪。

尾联“闻道明良方励治,敢私岩壑赋招贤”,诗人转而思考国家的未来与治理。他相信明君良臣能够励精图治,使得国家强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效力的愿望。然而,“敢私岩壑赋招贤”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能否得到重用的不确定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与个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怀陈实庵内翰

大梁为客未酬恩,当是淮阴不负人。

片语合曾通杵臼,尺书无那杳鸿鳞。

昔年范叔寒犹在,此日相如客自贫。

上下纵横数千载,至今重忆信陵君。

形式: 七言律诗

福州冬杪同钱塘孙大苏饮陈君湖亭时疏柳黄花林峦映带大苏指点佳处云恍见家湖山断桥也隔绝兵戈言念昔游共为感叹

青山同是一般春,物候偏新感远人。

千树红梅飘不尽,尚留歌板绕文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槎江旅夕

閒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

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

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

岁晏节候催,气肃入衣被。

微吟爱凉影,独夜不可寐。

内观无萦怀,万象静有致。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读荆轲传

素车白马易水阳,田光一剑胡太忙。

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无晖光。

燕丹太子少年耳,报人易做一朝事。

壮夫迟留未可疑,遂尔同心不相俟。

迂哉荆卿故劫王,绕屏真负夫人匕。

樊将军,死已死,虚借头颅行万里。

不济当年事亦难,舞阳小儿不足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