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道中逢姚孟

十载俱漂泊,惊逢落照前。

闲云都不问,芳草似相怜。

春水浮平野,人家近远天。

肯乘明月色,随意踏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梁溪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十载俱漂泊”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接着,“惊逢落照前”则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突然的惊喜,夕阳的余晖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宁静的色彩。

“闲云都不问,芳草似相怜”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和草赋予了情感,云朵悠闲自得,芳草似乎在以它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诗人的关怀和陪伴,这种细腻的情感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亲近。

“春水浮平野,人家近远天”描绘了一幅春日水乡的美丽画卷,春水在广阔的田野上缓缓流淌,远处的人家与天际线相连,构成了一种深远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人类生活的温馨。

最后,“肯乘明月色,随意踏吴船”表达了诗人愿意在月光下乘船出游的心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曳杖

曳杖出溪口,月斜溪水喧。

云闲逐去鸟,山尽见孤村。

野外垂天影,松间堕月痕。

回头疏磬发,有寺石为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李五已山

乾坤添白发,江海限红尘。

独树逢残月,清宵忆故人。

蝶占春后梦,鹤想病中身。

安得西归翼,裁书慰尔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一)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

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

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二)

穷厓抱璞守空株,金石何从射覆盂。

东北忽开千里雾,光明遥捧一函珠。

春光药草风齐折,笔吐心花露半苏。

百诘自惭非大慧,可堪瓶泻及焦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