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

曳杖出溪口,月斜溪水喧。

云闲逐去鸟,山尽见孤村。

野外垂天影,松间堕月痕。

回头疏磬发,有寺石为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夜景图。诗人以“曳杖出溪口”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他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悠闲姿态。月斜溪水喧,云闲逐去鸟,山尽见孤村,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野外垂天影,松间堕月痕”,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天边的倒影与松林间的月光痕迹,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而“回头疏磬发,有寺石为门”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一个隐匿于山野之间的寺庙,通过这细微的声响和独特的入口设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精神归宿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李五已山

乾坤添白发,江海限红尘。

独树逢残月,清宵忆故人。

蝶占春后梦,鹤想病中身。

安得西归翼,裁书慰尔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一)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

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

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二)

穷厓抱璞守空株,金石何从射覆盂。

东北忽开千里雾,光明遥捧一函珠。

春光药草风齐折,笔吐心花露半苏。

百诘自惭非大慧,可堪瓶泻及焦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三)

曲女城头沸若澜,尘丝撩乱欲齐难。

精神内敛摇双笔,儒墨中央掉一丸。

辨马雄心从古夜,证龟狂胆自今寒。

嗟嗟侯白衔枚去,赤帜凭师扬宝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