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

寂寞栖穷巷,萧条独掩门。

机忘亲散帙,交息绝华轩。

隐几非遵孟,閒居已胜潘。

幽兰充士佩,好鸟与人言。

有饭时餐菊,无忧不为萱。

陆沉同蠖屈,泥辱异龙蟠。

倦禽知反宿,落叶岂归根。

懒拙从吾好,惟思守故园。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首联“寂寞栖穷巷,萧条独掩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独静谧的氛围。诗人独自居住在僻静的巷子里,关闭门户,与外界隔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颔联“机忘亲散帙,交息绝华轩”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他忘记了世俗的机巧,与书籍相伴,不再追求名利场上的繁华,摒弃了豪华的装饰,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机忘”、“交息”、“绝华轩”都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颈联“隐几非遵孟,閒居已胜潘”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不是遵循孟子的主张,而是通过闲居的生活,已经超越了潘岳的风雅。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尾联“有饭时餐菊,无忧不为萱”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他以菊花为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无忧无虑,不需借助外物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联“陆沉同蠖屈,泥辱异龙蟠”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倦禽知反宿,落叶岂归根”则借自然现象,寓意人生终将回归本真,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居对雨作

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

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

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

端居观大化,抱膝绝微营。

自顾贫非病,堪嗟学代耕。

方惭闻道晚,始悟视名轻。

终当谢人世,偃息返柴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同陈石亭太仆访顾东桥山庄因纵游山寺承徐九峰道人见问遂以贻之

端居不自适,访隐出郊原。

一路通樵径,千山掩荜门。

披云开竹院,斸石采苓根。

农事兴南亩,渔歌到北轩。

闻钟寻远寺,憩杖眺孤村。

虎守林中卧,猿参讲后言。

岩花难辨色,谷水不知源。

因愧微官傲,弥钦至道尊。

君将闻好事,书此一同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夏日田家

首夏新晴后,田家事事宜。

耘耔知土性,老少话天时。

野饭初登麦,家资在种葵。

燎原延暮烧,筑圃待秋菑。

谷鸟临耕劝,蹲䲭往饷持。

相逢矜力作,不识但蚩蚩。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观周明堂故基在泰山下

帝行先出震,兹土表青阳。

对岳朝群后,膺符筑九房。

阴阳随向背,天地象圆方。

环水形裁璧,疏窗色顺乡。

时巡春首幸,景侧昼偏长。

礼乐承三统,华夷奉一王。

经年宏构泯,易姓故基荒。

难睹周人制,徒闻王者堂。

基崇占积厚,隅广卜图昌。

禾黍荣为垄,牛羊践作场。

伫瞻停服马,不至感鸣凰。

勿须伤已毁,布政俟今皇。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