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二)再和

排遣新寒有酒,追寻旧隐无人。四山朔吹又冬鸣。

吹送午钟馀韵。过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驶云行。

归欤闭户饱藜羹。世事华胥一枕。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排遣新寒有酒,追寻旧隐无人"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以酒为伴,独自一人寻找过去的隐居之地的情景。"四山朔吹又冬鸣"则描绘出自然界的景象,四周的山林在寒风中发出萧瑟的声音,而"吹送午钟馀韵"则是时间流转和空间交融的美好意境,午后的钟声被风带走,留下余音袅袅。

接下来,"过眼霜高木落"写的是诗人目睹的景象,霜花覆盖着高大的树木,而树叶则在秋风中纷纷扬落。"寄心月驶云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奔流的云和月亮之中。

最后两句"归欤闭户饱藜羹。世事华胥一枕"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悠然自得,闭门谢客,与世俗隔绝,只想安然享受简单的生活,而将所有世间纷扰视作一场梦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自在人生的理想。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宜兴山间即事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

更有松风成韵。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杖闲行。

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馀芒曜。

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几番凤诰。

愧保障何功,恩隆旒藻。

笑指呼鹰,露花烟草忆刘表。

头颅如许相与,岁寒犹赖有,白发公道。

对月怀人,临风访古,往事凄凉难考。何时是了。

莫驰志伊吾,贪名清庙。松菊归来,稽山招此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声声慢(其二)和韵赋江梅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潇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

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

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

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

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其一)赋红梅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

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

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

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

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

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

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

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