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其二)和韵赋江梅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潇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

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

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

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

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洁净孤高,不畏严寒,超凡脱俗的姿态。
洁白无暇,无论是华丽的殿堂还是简朴的草屋都适合。
身着白衣,衣袂素净,不沾染一丝富贵的气息。
煮羹之事,欣赏那水边清瘦的景象,雨后花朵更显娇艳。
特别喜爱春天的韵味尚浅,向着南方的树枝,香气四溢。
绿色的衣袖还带着寒意,经不住柔弱的身躯。
就像久违的老友相遇,暂且一同欢笑解忧。
直到夜深才归去,任凭窗帘紧闭,外界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注释

修洁:洁净。
孤高:孤芳自赏,高尚。
凌霜傲雪:在寒冷中坚韧,不畏冰雪。
潇然:潇洒自在。
翠袖:绿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弱质柔肌:形容女子体质娇弱。
邂逅:偶然相遇。
帘栊:窗帘和窗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声声慢·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江梅图景。"修洁孤高,凌霜傲雪"一句,写出了梅花超凡脱俗,不染尘埃之美;"潇然尘外丰姿"则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依旧保持着其优雅的风姿。

接着,诗人笔锋转向玉堂茅舍,指的是高洁无暇的居所和简陋的庐舍,都适合梅花生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清贫自守、超脱红尘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飘飘羽衣缟袂,不都染、富贵膏脂"一句,通过梅花不被世俗财富所污染的形象,表达了出尘离俗的情怀。"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则描绘了诗人观赏江梅时的情景,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初生的梅花的喜爱。"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则是对江梅之美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娇嫩生长环境的感慨。

最后,"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一句,通过将梅花比作旧友,传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寄托。"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则是对观赏后归家的宁静心境的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于清幽脱俗生活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其一)赋红梅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

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

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

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

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

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

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

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沁园春(其十七)丙午和淮安朱赞府韵,以同在丙寅安陆围中,朱八十馀矣

紫金山前,铁骑围中,惟公尚知。

怅当时丱角,鱼犹同队,如今缟鬓,鸥已忘机。

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

不图见,独岁寒不改,老气犹奇。嗟哉月驶舟移。

四十载光阴昨梦非。

叹荷薪弗克,祗惭弓冶,扃柴却扫,绝望簪圭。

菌短椿长,鴳微鹏巨,天分当然何足疑。

闻公里,有磻溪堪钓,盍亦云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十三)饯总干陈公储

百尺楼头,奇哉此翁,元龙后身。

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平生出处,一片鸥轻。

冷淡逋梅,淋漓旭草,但见风雷笔下生。

荆州幕,觉坐间小异,乃有斯人。牙樯喜色津津。

正江影涵秋无点尘。

对白蘋黄苇,且供诗卷,紫薇红药,却演丝纶。

举酒延蟾,倚栏闻雁,应念征人归尚春。

君王问,尽不妨细说,万里戎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