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山处处著虚轩,来此凭阑便欲仙。
下视浮云隔黄雾,平迎行日上青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清幽的山中景象,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的虚轩(敞亭)之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来此凭阑便欲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向往,仿佛登高而心灵得到升华,接近了仙境。
"下视浮云隔黄雾",视线穿透云层,看到下方被黄雾笼罩的世界,增添了神秘与深邃感。而"平迎行日上青天"则展现了壮丽的日出景象,诗人仿佛与太阳一同升起,直入青天,象征着精神上的昂扬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的向往。陈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高洁的隐逸画卷,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
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
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