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二首(其二)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馆娃宫里春日渐渐沉暮,荔枝和木瓜的花朵缀满了树木。
城头的乌鸦栖息不必再击鼓警戒,美女们弹着瑟、跳着白纻舞。
夜晚的天空昏暗看不见星星,宫中的灯火照亮了西江,明亮如昼。
美人酒醉起身没有固定的顺序,发钗掉落、玉佩遗失,散落满庭院。
只愿此刻能符合君王的心意,即使昼夜颠倒无法入眠也心甘,年年侍奉君王愿君莫要嫌弃。

注释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帝王的居所。
春日暮:春天的傍晚。
荔枝木瓜花:两种植物的花,象征春日的繁花似锦。
城头:城墙的顶部。
乌栖:乌鸦栖息,暗示夜晚或安宁。
击鼓:古代用以报时或报警的鼓声。
青蛾:年轻美貌的女子。
弹瑟:弹奏古瑟,一种弦乐器。
白纻舞:古代舞蹈,以穿着白色苎麻衣裳而得名。
夜天曈曈:形容夜晚天空昏暗不明亮的样子。
不见星:表示夜晚非常黑,看不到星星。
火照:灯火照亮。
西江:泛指大江,此处在诗中可能象征远方或外边的世界。
美人醉起:美丽的女子酒后起身。
无次第:没有秩序,随意的样子。
堕钗遗佩:发钗掉落,玉佩遗失,形容女子醉态。
但愿:只希望。
可君意:符合君王的心意。
回昼为宵:昼夜颠倒,比喻时间感混乱。
不寐:无法入睡。
年年奉君:每年侍奉君王。
君莫弃:希望君王不要抛弃。

鉴赏

在这首诗中,王建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生活的画面。开篇“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宫中的繁华景象,荔枝和木瓜充分展示了南方果实的丰硕与甜美,同时也隐喻着宫廷生活的奢侈与富饶。接着“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两句,则转向军事和音乐,乌栖鸣叫、战鼓缓慢地敲响,与青蛾跳动、瑟弦轻拨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边塞的警觉与宫廷的安宁,也通过“白纻舞”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仙境。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两句,描写了夜晚无星,宫中的灯火却如同白昼,照亮了西江,营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光彩夺目的景象。这种对比强调了宫廷的奢华与世俗生活的差异。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两句,则转向人物活动,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宴会后醉酒起舞的情景,她的装饰散落一地,显得随意而不失豪奢。这里的“无次第”和“堕钗遗佩”,都传达了宫廷生活中的放纵与自由。

最后,“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渴望,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君主的心意。即使是白昼变成夜晚,也愿永远保持这种忠诚,不让君王感到失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权力中心的向往与依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凡尘、追求永恒的美好情愫。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辽东行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形式: 乐府曲辞

伤韦令孔雀词

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

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

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

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

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

多时人养不解飞,海山风黑何处归。

形式: 古风

伤邻家鹦鹉词

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

自从死却家中女,无人更共鹦鹉语。

十日不饮一滴浆,泪渍绿毛头似鼠。

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

短声亦绝翠臆翻,新墓崔嵬旧巢远。

此禽有志女有灵,定为连理相并生。

形式: 古风

寻橦歌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依附攲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