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沁园春.次宇文总领韵

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料情侔杨恽,乌乌拊缶,意轻殷浩,咄咄书空。

莫讶群芳淹速异,到时序推排元自同。

休怅望,任春来桃李,秋后芙蓉。

因嗟锦城四载,漫赢得、齿豁头童。

叹里门密迩,易成间阔,诗筒频寄,难续新工。

我已怀归今得请,念此地迟回谁似公。

经济手,看鸾台凤阁,晚节收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驾车去拜访嵇康,乘船怀念戴逵,这种兴致非常浓厚。
推测自己的情感如同杨恽,敲击瓦缶发出乌乌声,不看重殷浩的忧虑,常常在空中书写感叹。
不必惊讶于花开花落的差异,到了季节转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别再惆怅,任凭春天的桃花李花开放,秋天的芙蓉花盛开。
感慨在成都度过四年,白白地老去,头发稀疏,牙齿脱落。
叹息邻里关系虽然亲近,却容易变得疏远,虽然诗筒频繁寄送,但创作新的佳作却很难。
如今我已下定决心回归,想到这里还有谁能像你一样徘徊不定。
凭借你的才能,期待你在晚年能在朝廷中建功立业。

注释

命驾:驾车。
嵇:嵇康(三国时期名士)。
泛舟:乘船。
料情:推测情感。
侔:相当。
杨恽:西汉人,以直言敢言著称。
乌乌:拟声词,形容敲击瓦缶的声音。
殷浩:东晋名臣,常忧国事。
咄咄:形容叹息声。
群芳:各种花卉。
淹速:快慢, 指时间流逝。
元自:本来。
桃李:比喻年轻人。
芙蓉:荷花。
锦城:成都的美称。
齿豁头童:形容年老。
易成间阔:容易变得疏远。
诗筒:古代传递诗文的竹筒。
怀归:怀念家乡。
请:请求离开。
经济手:有治国才能的人。
鸾台凤阁:代指朝廷高位。
晚节:晚年。
收功:取得成就。

鉴赏

这首词以洞庭春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宇文总领的怀念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开篇“命驾访嵇,泛舟思戴”,借用嵇康、戴逵的典故,描绘出访友寻思的雅兴。接下来,“料情”两句,通过杨恽击缶和殷浩书空的典故,表达自己情感的真挚与淡泊。

“莫讶”三句,言及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暗示人事更迭,时间无情。“休怅望”以下,借桃李春开、芙蓉秋艳,进一步强调季节变换的规律,劝慰友人不必过于伤感。

“因嗟”以下,词人感叹在成都度过的时间过长,青春不再,友情虽近却难以常聚,寄诗筒也无法弥补时光流逝。“我已怀归”至结尾,表达了作者即将归乡的喜悦,同时也赞赏宇文总领在官场中能坚守晚节,期待他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6)

京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绛都春.元宵

升平似旧。正锦里元夕,轻寒时候。

十里轮蹄,万户帘帷香风透。火城灯市争辉照。

谁撒□、满空星斗。玉箫声里,金莲影下,月明如昼。

知否。良辰美景,□丰岁乐国,从来希有。

坐上两贤,白玉为山联翩秀。笙歌一片围红袖。

切莫遣、铜壶催漏。杯行且与邦人,共开笑口。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贺新郎.中秋

试与姮娥语。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

万顷熔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

又岂比、寻常三五。

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

须要我,共分付。平生脚踏红尘处。

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

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

空自叹、归心难住。

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

频引满,莫匆遽。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江红.次杨提刑韵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

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

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

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嗟我拙,才不武。

惭我陋,文非古。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

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

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见月

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但筵前、依旧舞腰斜,歌喉咽。

阴与霁,圆并缺,难指准,休分别。

况赏心乐事,从来磨折。

常把一尊陪笑语,也胜虚度佳时节。

怪坡仙、底事太愁生,惊华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