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贞节卷》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通过对“贞节卷”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女性美德的推崇以及对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珠玉携来谁氏卷”,以珠玉比喻珍贵的卷轴,引出对某位女性贞节事迹的敬仰与赞叹。接着,“烂然照我小西湖”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贞节女子的事迹比作明亮的光芒,照亮了诗人心中的小西湖,象征着其高尚品质对人心灵的启迪与净化。
“纲常若论渠贞节,妇辈翻嗟烈丈夫。”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贞节女子在道德标准上的崇高地位。在纲常伦理的讨论中,女性的贞洁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甚至让一些女性感叹于男性行为的不忠,突显了贞节女子的道德力量。
“绰楔光腾今宅里,丹青谁貌女师模。”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贞节女子的光辉形象,她的美德如同绰楔般在当代家庭中闪耀,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通过“丹青”这一艺术手段,诗人表达了对贞节女子形象的永久铭记与崇敬。
最后,“休言世道无关系,一发千钧赖此扶。”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道德与贞节女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动荡的社会中,正是这些贞节女子的行为,如同一根关键的支柱,支撑着社会道德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题贞节卷》不仅赞美了贞节女子的高尚品德,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建设的思考与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