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名为《督学先生粹夫枉顾话旧偶成》。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杏园同作探花游,一隔云泥三十秋”,以“杏园”为背景,回忆了昔日与友人在杏园一同游玩的情景,感叹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云泥”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跨度和世事的变迁。
颔联“谁在桐江扶汉鼎,公亲琐闼侍宸旒”,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功绩的敬仰。其中“桐江扶汉鼎”可能暗指友人曾有辅佐国家、治理国家的功绩;“公亲琐闼侍宸旒”则可能意指友人曾亲近朝廷,担任重要职务,侍奉君王。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过去的肯定,也寄托了对友人现在境遇的关切。
颈联“明珠南海无遗憾,谏草先朝可尽收”,进一步赞美友人的才华和贡献。将友人比作“明珠”,寓意其珍贵和独特;“南海”可能象征广阔的世界或友人的远大志向;“谏草”则比喻友人曾提出的有益建议或谏言,暗示其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赞赏。
尾联“休叹颓波难复挽,直凭底柱屹中流”,则是对友人未来的寄语和鼓励。面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哀叹,而是要像砥柱一样,在激流中坚定站立,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重逢的回忆和对友人过去功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