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昔游都城岁方除,飞雪纷纷落花絮。

径走城东求故人,马蹄旋没无寻处。

翰林词人呼巨源,笑谈通夜倒清樽。

住在城西不能返,醉卧吉祥朝日暾。

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

惟有飞霙似昔时,许君一醉那须起。

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君知聚散翻覆手,莫作吴楚乘朱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雪中访王定国感旧》,描绘了诗人昔日与友人在都城雪中的相聚情景。首句“昔游都城岁方除,飞雪纷纷落花絮”,以飞雪和落花的意象,营造出冬日特有的清新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时光流转。

“径走城东求故人,马蹄旋没无寻处”写诗人急切地寻找老朋友,然而马蹄声渐远,友人踪迹难觅,流露出淡淡的失落。接下来,“翰林词人呼巨源,笑谈通夜倒清樽”,回忆起与王定国(巨源)彻夜畅谈的欢乐时光,饮酒尽欢。

“住在城西不能返,醉卧吉祥朝日暾”描述了诗人沉醉于聚会,直至朝阳初升仍未醒来,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聚会的忘我。然而,“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当重逢时,他们感叹世事变迁,生死相隔,唯有飞雪依旧如昔。

最后两句,“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借典故表达人生的无常和聚散离合的无奈,劝诫友人珍惜眼前,不要像当年的名士那样轻易离开。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雪景和人事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呈范景仁侍郎

羁游亦何乐,幸此贤主人。

东斋暖且深,高眠不知晨。

开门惊照曜,舞雪方缤纷。

繁云覆庭庑,落势一何匀。

霏微本无着,积叠巧相因。

万类忽同色,九衢净无尘。

园林开组练,观阙堆琼珉。

虫书散鸟足,缟带翻车轮。

远游浩千里,欲出迷四邻。

谁言助春农,亦善欺客贫。

赖我古君子,高谈吐阳春。

方当庇华屋,岂忧无束薪。

形式: 古风

雪中洞山黄檗二禅师相访

江南气暖冬未回,北风吹雪真快哉。

雪中访我二大士,试问此雪从何来。

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纷然变化一弹指,不妨明镜无纤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

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

连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

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岩腹。

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

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

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

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

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

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

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

君看孙讨虏,百战不摇目。

犹怜江上台,高会饮千斛。

巾冠堕台下,坐使张公哭。

异时君再来,携被山中宿。

形式: 古风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