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

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

连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

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岩腹。

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

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

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

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

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

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

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

君看孙讨虏,百战不摇目。

犹怜江上台,高会饮千斛。

巾冠堕台下,坐使张公哭。

异时君再来,携被山中宿。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长途跋涉来到齐安,三夜长谈仍意犹未尽。
你劝我不要再重复旧事,不如起身游览西山脚下。
西山隔着长江,小舟在水鸟间穿梭。
连绵的山峰间溪流曲折,盛夏时节满目青翠。
拄杖漫步,欣赏万松,汗水沿着九曲山路流淌。
大江苍茫,波涛汹涌,群山在眼前起伏。
上方寺庙仿佛建在云端,中寺则依偎在山岩深处。
清澈泉水如牛乳般甘甜,炎热时需捧一捧解渴。
县令得知我来访,厨房的灯火映照着修竹。
黄鹅新鲜烹煮,白酒也即将醇熟。
山行一路满足,遍览千座青山的绿色。
内心深处的忧郁难以排遣,思绪总是纷扰。
归程中,浪花伴着暮色,夕阳如金色圆盘沐浴江面。
妻儿寄居在九江,这样的聚会恐怕难以再次安排。
你看那孙权,历经百战却目光坚定。
他尚且怜惜江边的亭台,豪饮千斛以示欢畅。
有人不慎失足,头巾和冠冕落在台下,让张公为之痛哭。
将来你若再来,不妨携带被褥,在山中过夜。

注释

千里:长途跋涉。
齐安:地名。
三夜:长时间。
语不足:交谈不尽。
勿重陈:不要重复。
西山麓:西山脚下。
轻舟:小船。
凫鹜:水鸟。
连峰:连绵的山峰。
回溪:曲折溪流。
杖策:拄杖。
九曲:山路弯曲。
苍茫:广阔无垠。
浩荡:广大。
上方:山顶。
云端:云层之上。
中寺:山中的寺庙。
岩腹:山岩内部。
清泉:清澈的泉水。
牛乳:像牛奶一样。
烦热:炎热。
一掬:捧起一些。
县令:地方官员。
客来:客人来访。
黄鹅:黄颜色的鹅。
白酒:米酒。
山行:山中行走。
千山绿:千座青山。
幽怀:内心深处。
滞念:困扰的思绪。
归舟:归途的船只。
金盘:金色的圆盘。
妻孥:妻子和孩子。
九江:地名。
孙讨虏:历史人物孙权。
百战:多次战斗。
江上台:江边的亭台。
千斛:极大量的酒。
巾冠:头巾和冠冕。
张公:可能指代某人。
异时:将来。
山中宿:山中过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描绘了诗人与兄长苏轼在黄州游玩西山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间的美景和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表达了长途跋涉后相聚的喜悦和交谈的热烈。"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兄长鼓励诗人放下忧虑,一同游览。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乘舟过江,欣赏连峰回溪,茂盛的草木和万松的壮观景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烘托出豪迈的气氛。在游玩过程中,他们品尝了清泉、黄鹅和白酒,享受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最后,夕阳西下,他们带着遗憾离开,期待着未来能再次相聚。"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画面凄美,"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表达了对家庭的挂念和对重逢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抒发了人生感慨,充分体现了苏辙作为苏轼弟弟的才情和对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喜雨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形式: 古风

喜雨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

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

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

濛濛三日雨,入土如膏流。

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

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

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

一扫不能尽,馀孽未遽休。

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

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喜雪呈李公择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

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

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

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

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

乔林冻相倚,隙瓦乾犹烁。

孤村掩圭窦,深径没芒屩。

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埆。

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

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

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

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

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

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

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

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

斋厨虽无馀,宾客甚易诺。

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