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旧蚊帱

踰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

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

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

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

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

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

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

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

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

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

我亦距几时,胡为自摧逼。

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

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

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

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跨越了生死的界限,相隔千里的南北遥遥无期。
在家里相见已无定期,更何况身在异国他乡。
缝制的衣服都已破旧,遗忘的书信未曾收拾。
唯独那彩色的蚊帐,托人从远方带来。
铺开那张合欢床,展开的被褥如同双鸳鸯的翅膀。
尽管空间空荡荡,但物品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颜色。
徘徊中准备就寝,内心摇摆情感无尽。
昔日香气袭人,如今灵魂哀伤不已。
月光透过缝隙斜照,灯光背后空床更显黑暗。
明理勉强让自己释怀,梦中哭泣却难以抑制。
一生中欢乐太少,不幸早逝留下辛酸回忆。
我自己也快到那时刻,为何还要自我逼迫。
烛火中的飞蛾翩翩起舞,茧中的蚕在枝叶间纺织。
各自寻求解脱,他人又能给予多少帮助。
多离别因短暂相聚,摆脱不好的影响应当及时。
过去的事不要再提,希望未来能有先见之明。

注释

踰年:超过一年,这里指长时间。
生死:生死的界限,比喻分离的状态。
旷:空旷,遥远。
南北:代表两地分离。
家居:在家里。
见期:相见的日期。
况乃:更何况。
异乡国:外国,远离家乡的地方。
破尽:全部破旧。
裁缝衣:缝制的衣服。
忘收:忘记收拾。
遗翰墨:遗留的书信或笔迹。
独有:只有。
缬纱:彩色的丝绸。
帱:蚊帐。
凭人:依靠别人。
远携得:从远处带回来。
施张:铺开。
合欢榻:特指夫妻共用的床。
展卷:展开。
双鸳翼:比喻像鸳鸯翅膀一样成对的被褥。
已矣:罢了,表示无奈或遗憾。
长空虚:空间显得空荡荡。
依然:依旧。
旧颜色:原来的色彩,比喻物是人非。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将就寝:准备睡觉。
徙倚:徘徊不定,形容心情不安。
昔透:以前香气四溢。
田田:形容香气浓郁或美好的样子。
今无:现在没有。
魂恻恻:灵魂哀伤的样子。
隙穿:从缝隙中穿透。
斜月照:斜照的月光。
灯背:灯光的背后。
空床黑:空床显得更加黑暗。
达理:通达事理。
强开怀:勉强让自己开心起来。
梦啼:梦中哭泣。
过臆:超过预期,难以控制。
平生:一生中。
贫寡欢:缺少快乐。
夭枉:早逝,枉然。
劳苦忆:辛苦的回忆。
距几时:接近某个时间,这里指接近死亡。
胡为:为什么。
自摧逼:自我逼迫。
烛蛾:飞蛾。
焰中舞:在火焰中飞舞。
茧蚕:蚕在茧中。
丛上织:在枝叶上纺织。
燋烂:烧焦、腐烂,比喻痛苦的境地。
各自求:各自寻求出路。
他人顾何力:他人又能给予多少力量帮助。
多离:多离别。
因苟合:因为短暂的相聚。
恶影:不好的影响。
当务息:应当尽快消除。
往事:过去的事情。
勿复言:不要再提。
将来:未来。
幸前识:希望能有预见,避免重蹈覆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深情的怀念。开篇即触及时光流逝,生死相隔,千里之遥,更增添了一份异乡游子的孤独感慨。家无定期,心中无着,只能通过缬纱帊这一物件来寄托思念。

诗中的“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一句,描绘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馨场景。然而,这一切都已成过去,现在只剩下空虚的回忆和依旧如昔的颜色。

接下来,“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表达了诗人临睡前对往事的无尽思念。而“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落感的强烈对比。

夜晚的月光穿窗而入,诗人却感到孤独与凄凉。“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一句,透露出诗人努力振作,但内心的哀愁仍旧难以释怀。生活中的贫困和寡欢,以及对往昔苦乐的回忆,都让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

“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描绘了一幅夜晚灯火下小动物忙碌的景象,但这并未能引起诗人的共鸣。相反,他感到的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

最后,“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表达了对过往聚散的接受与平静,而“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志坚师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

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

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

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

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

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

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

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

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

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

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

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

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

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

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

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

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

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

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

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

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

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

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

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

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形式: 古风

村花晚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誇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子华画三首(其一)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

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

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

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