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碧玉轩诗

燕石乏良质,谬当十袭贮。

鼠璞本腐材,笑杀千金贾。

取名非其实,纵美徒自许。

惟有冰雪姿,堪与琼瑶伍。

幽轩清有馀,直干森可数。

抱节保坚刚,凝阴贯寒暑。

圆虚律琯匀,萧瑟鸣球举。

比德两相宜,此君众所与。

揭名警浮躁,用意非小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燕石和鼠璞为引子,揭示了名不符实的现象,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名声或价格。接着,诗人赞美了碧玉般的品质,比喻其如冰雪般纯洁,与美玉琼瑶并列,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诗中提到的“幽轩”和“直干”,描绘了碧玉轩的环境和碧玉本身的形态,强调其清雅和挺拔。"抱节保坚刚,凝阴贯寒暑",则进一步赞扬了碧玉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特性,象征着坚守正道、不畏艰难的精神。最后,诗人借碧玉之名,警示世人警惕浮躁的心态,表明了此诗不仅赞美碧玉,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玉的赞美,寓言了内在美德的价值,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欧阳炳文真止亭

前浪与后浪,推引不自休。

谁知桥下水,终古何曾流。

喧寂两俱遣,已自非良谋。

避喧趋寂者,岂免一处收。

吾人识真际,不向中边求。

聊复起小亭,对此竹桧幽。

云烟互明灭,草木自春秋。

诸法如露电,乾坤一浮沤。

试看究竟处,还有起灭不。

想当隐几时,萧然任天游。

不同习枯禅,兀兀守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观澜阁为罗长卿题

赣水出而激,交流虎城背。

崎岖三百里,方脱滩石碍。

滔滔遂北之,远与西江会。

扬澜在其北,拗怒两崖隘。

春天云气裂,拍岸山石碎。

老蛟千丈强,擘水见光怪。

水初无定形,因势生万态。

出石未入江,其间幸平快。

公家起高阁,下瞰铺练带。

天光迷上下,山影分向背。

鱼行吹细浪,鹭下点晴黛。

气象日夕佳,无一可拣汰。

独怜风动地,万窍杂号噫。

虽微江涛壮,波山亦高大。

取名遂以此,用意知有在。

西江天设险,雄绝难摹缋。

赖有醉翁词,卓伟盖当代。

神清鸾鹤远,故里江山在。

后来挥翰手,顾岂易追配。

因公索题诗,愧汗若方颒。

盛意难虚辱,轻作恐终悔。

以兹进退间,捉笔久不黴。

牢辞既不获,聊复书梗概。

圣言如大川,到海无边界。

百家或可观,时雨集沟浍。

其馀复细琐,仅若坳浮芥。

学道当何从,于此贵不昧。

如子识鉴高,终不钓滩濑。

定同昌黎公,去饱鲸鱼鲙。

形式: 古风

题竞秀亭

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

云烟半有无,月雾带清薄。

凝岚与空翠,不受晓雨濯。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

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

主人喜宾至,宴豆日参错。

况有贤弟兄,超然解禅缚。

拄笏望西山,心境两脱略。

想当觞咏时,险语恣嘲谑。

何当游其间,时听穿林雹。

形式: 古风

哀刘志明

滋兰事修洁,佩服何陆离。

谁为风霜惨,轻同萧艾萎。

芸窗萤罢照,蕙帐鹤犹疑。

有子能传业,皇天还有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