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放歌

海云卷尽明月来,天光镜碧无纤埃。

啸歌于此兴不浅,美人对坐飞琼杯。

碧桃花香夜初静,露滴衣裳怯清冷。

安得两翼飞上天,为渠拂拭山河影。

乾坤一照越光明,就中杀却妖蟆精。

上诉天公契人意,免教朔望生亏盈。

玄霜捣成谁可食,好向仙娥问消息。

服之到老无饥渴,赢得读书眼常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放歌的情景,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月夜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句“海云卷尽明月来,天光镜碧无纤埃”描绘了云散月出的壮丽景象,明月如镜,清澈明亮,没有一丝尘埃,营造出一种纯净、宁静的氛围。接着,“啸歌于此兴不浅,美人对坐飞琼杯”则展现了诗人与美人在月光下饮酒作乐的场景,歌声悠扬,情趣盎然,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碧桃花香夜初静,露滴衣裳怯清冷”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清新,碧桃散发香气,露珠轻轻滴落,衣裳似乎感受到了寒意,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入微,增强了画面感。最后,“安得两翼飞上天,为渠拂拭山河影”表达了诗人渴望飞翔,直接触及自然界的愿望,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山河留下美好的影子,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乾坤一照越光明,就中杀却妖蟆精”寓意着光明驱逐黑暗,正义战胜邪恶,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正义的追求。“上诉天公契人意,免教朔望生亏盈”则是诗人向上天祈求,希望保持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避免月相变化带来的不必要困扰。

“玄霜捣成谁可食,好向仙娥问消息”引出了对长生不老药的遐想,表达了对长寿与仙境的向往。“服之到老无饥渴,赢得读书眼常碧”则寄托了诗人通过修炼获得长生、保持智慧与精神活力的愿望,读书的眼眸永远保持清澈碧绿,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答元易陈先生

人生自古多离别,尺书远寄何由彻。

短世光阴过隙驹,坐觉朱颜易衰歇。

君看乔岳千尺松,挺立苍然傲霜雪。

风来彷佛苍龙吟,六月清寒换炎热。

槿花虽荣不足论,朝开暮落香已绝。

只今尚忆江湖游,扣舷一歌宽我忧。

腰间老剑欲飞动,紫气郁郁横清秋。

虚名役人浪自苦,黄尘两鬓风飕飕。

千古乾坤等逆旅,百年生死同浮沤。

君不见鸱夷子,功成去养鱼千头。

形式: 古风

简子文林训导

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

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

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

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

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

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

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

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形式: 古风

和包原彬韵

旅食京华日,莺啼上苑春。

鲁连惟仗义,范叔不辞贫。

绝域来龙马,清时出凤麟。

襟怀开霁月,谈笑接清尘。

沧海三珠树,青霄五色云。

酒倾香味别,诗写性情真。

吴地追游好,龙山入梦频。

烟花如媚客,风雨似留人。

男子生何幸,朋交素有因。

遥知理归棹,随处觅通津。

形式: 排律

倚韵自况呈金敬德

顾我衰颜肯再妍,白驹过隙叹流年。

山中剩有诛茅地,洲上宁无种橘田。

天姥遥连双阙下,蓬莱祇在五云边。

老夫不识神仙术,且解荷衣枕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