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即事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形式: 古风

翻译

潮水渐渐平息,春日暖阳来到。
远处的江山开阔,晴朗的天气美好。
外界有令人愉快的事物,心中无牵挂的事情。
对着竹子吟诗几篇,望着云朵饮一杯酒醉。
行走时杖藜相助,躺着读书消磨时光。
长久调养病弱的身体,深深体验悠闲的生活情趣。
遥想京城的街道,人们忙碌追逐名利。
今天是双日,朝廷上多是高贵的马车。
受宠的人防范过失,有权的人心怀忧虑。
告诉那些坐高车的人,恐怕他们并不真正懂得富贵。

注释

漫漫:形容潮水广大的样子。
熙熙:形容和乐、温暖的样子。
适意:使人心里感到舒适。
系心:牵挂,挂念。
竹吟:对着竹子吟咏诗歌。
望云醉:借看云彩来寄托醉意,形容闲适。
行携杖扶力:行走时拄着拐杖以助力气。
形骸:身体,指人的健康状况。
九城陌:古代京城的街道,泛指繁华的都市。
轩骑:华贵的马车,代指达官贵人。
宠者:受到恩宠的人。
悔尤:后悔和责备。
权者:掌权的人。
高车盖:高大的马车,象征权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春日里,面对着平静的江山和晴好的天气,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自然中的美好。"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自由,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饮酒赏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或是靠着拐杖缓慢地走,或是在阅读后安然入睡。这种平和的生活节奏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和享受。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则透露出诗人可能因为长期的病痛而更加珍惜和感悟到闲适生活的美好。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宁静中,诗人也没有忘记外界的纷扰。"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表明他对远方城郭的往事有所思念,同时也感受到追求名利的人们的忙碌与紧张。

最后几句"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则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他指出了那些依附权势、享受特权的人们,并不真正理解何为真正的富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生活感悟,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理想状态,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

尘忝亲近地,孤负圣明恩。

一旦奉优诏,万里牧远人。

可怜岛夷帅,自称为使君。

身骑牂牁马,口食涂江鳞。

闇澹绯衫故,斓斑白发新。

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

颁条示皇泽,命宴及良辰。

冉冉趋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蛰虫鸟,亦应天地春。

薰草席铺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无平地,高下随所陈。

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头,掩口语众宾。

勿笑风俗陋,勿欺官府贫。

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形式: 古风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形式: 古风

郡亭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莫,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閤内,嚣静得中间。

形式: 古风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

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

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

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

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

初黔军厨突,一拂郡蹋尘。

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

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鳞。

侑食乐悬动,佐欢妓席陈。

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

歌节点随袂,舞香遗在茵。

清奏凝未阕,酡颜气已春。

众宾勿遽起,群寮且逡巡。

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

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

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