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韵飕飕入骨凉,影兼巢鹤过高墙。
盘根一种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和哲思。"细韵飕飕入骨凉"一句,通过“细韵”这一形容词,传递出一种微妙而深远的声音,如同清风般穿透肌肤,让人感到一种秋日特有的凉意。"影兼巢鹤过高墙"则描绘了一幅鸟儿在高墙之上飞翔的画面,诗人通过这种景象,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超脱尘世、翱翔高远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盘根一种依平地"中的“盘根”,形容树木生长时根部盘曲的状态,而“一种”则指的是特指某一类植物,可能是松树或其他常见于中国山野的树种。"自是梧桐不久长"中,“梧桐”通常象征着秋天,它的叶子容易脱落,不“久长”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界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生命无常以及超越尘世追求永恒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
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
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
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
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
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
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
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
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
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
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
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