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

颓垣苍苍锁乔木,草满荒庭不容足。

坏檐破壁秋雨馀,蛛网萧萧风满屋。

黄衣道人出迎客,野态生疏脱拘束。

围棋尽扫一堂空,烹茶旋煮新泉熟。

弹琴对客客卧听,悦耳泠泠三四曲。

离骚幽怨松风悲,流水潺湲履霜哭。

日斜携手步空廊,鸣鸠相呼竹间宿。

黄昏门闭人语绝,空殿幽幽掩微烛。

我生资身最淡薄,每厌烦歊幸幽独。

何当不踏朝市尘,长伴高人种松菊。

形式: 古风

翻译

破败的墙垣环绕着古老的树木,杂草丛生的庭院连脚都无法落稳。
残破的屋檐和墙壁上,秋雨过后留下斑驳痕迹,蜘蛛网在风中摇曳,满屋都是寒风。
穿着黄色道袍的人出来迎接客人,他的野性未驯,举止自由无拘束。
棋局已净,一堂空旷,新汲的泉水正在炉火上沸腾烹茶。
对着客人弹琴,客人的睡意中倾听,琴声清脆,奏出三四支曲子。
《离骚》中的幽怨与松风的悲凉交织,流水声如哭泣,踏着霜露。
夕阳西下,我们携手漫步空荡的回廊,斑鸠在竹林间相唤栖息。
夜幕降临,大门紧闭,人声渐远,空寂的殿宇中只剩微弱的烛光。
我生性淡泊,常厌倦世俗的喧嚣,庆幸能在此处享受孤独。
何时能远离尘世喧嚣,与高人相伴,在松菊之间度过余生。

注释

颓垣:破败的墙垣。
乔木:古老的树木。
荒庭:杂草丛生的庭院。
不容足:无法落稳。
坏檐:残破的屋檐。
破壁:破败的墙壁。
围棋:棋局。
旋煮:立即煮沸。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
幽怨:深沉哀怨。
鸣鸠:斑鸠。
竹间宿:竹林中栖息。
资身:生活所需。
淡薄:淡泊名利。
朝市尘:尘世喧嚣。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道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开篇“颓垣苍苍锁乔木,草满荒庭不容足”两句,通过破败的围墙和充满荒废庭院的野草,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这是隐者或道人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接着“黄衣道人出迎客,野态生疏脱拘束”一句,出现了一位穿着黄色道服的道士,他以一种自然无拘的态度来接待宾客。这不仅展示了道人的风采,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弹琴对客客卧听,悦耳泠泠三四曲”一句,则描写了道士在客人面前弹奏琴曲,音乐之美令人沉醉。这不仅是对音乐之美的赞赏,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离骚幽怨松风悲,流水潺湲履霜哭”两句,则通过松风和流水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情感。这里的“离骚”可能是指古代诗人屈原的《离骚》,而“幽怨”则表达了一种深藏的不满或悲伤。松风和流水的描写,则增添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日斜携手步空廊,鸣鸠相呼竹间宿”一句,通过黄昏时分携手漫步空旷的走廊,以及鸣叫的鸠鸟在竹林中栖息的情景,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晚上场景。

“黄昏门闭人语绝,空殿幽幽掩微烛”两句,则表达了随着夜色降临,门窗关闭,人间的喧嚣声逐渐消失,只剩下微弱的烛光在空旷的殿堂中闪烁。这是对夜晚静谧氛围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最后,“我生资身最淡薄,每厌烦歊幸幽独。何当不踏朝市尘,长伴高人种松菊”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淡泊,不愿意沉浸于世俗的纷扰与繁杂之中,希望能够永远不再涉足尘世的喧嚣,而是选择与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长相伴随,并在自然中种植松树和菊花。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疏梅二首(其二)

我贫受寒欺,帖帖为不出。

积雨远市声,幽居近芳物。

时禽过我柳,清喙动鸣瑟。

客去门复扃,低参映林没。

形式: 古风

疏梅二首(其一)

疏梅落寒晴,高柳暗春夕。

低星上苍寒,远钟韵澄寂。

颇私朝市间,更得阛阓僻。

且复罢经过,深泥溅马臆。

形式: 古风

登双溪阁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

形式: 古风

登汴岸

悠悠十月尾,野静田事息。

严霜草木黄,千里树一色。

呼鹰者谁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爱其死,吾宁忍鲜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