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双溪阁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溪水映照着天空的光芒,北边的鸟儿向西飞翔转弯。
连绵的群山如波涛般涌来,像被打断的青玉镯子。
市中心围绕着万家灯火,箫鼓声庆祝着美好的节日。
仲春时节花草繁盛,红绿交织的色彩在黄昏时分忽明忽暗。
高楼矗立在城角,登高远望直到树木的顶端。
河流上空的云彩时断时续,山谷中的鸟儿叫声时起时歇。
兴致已尽但仍未归去,留下酒宴等待美好的月夜。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浮天光:映照天空。
北骛:向北飞翔的鸟。
西折:转向西方。
群山合沓:群山连绵。
青玉玦:断裂的青玉手镯。
万家邑:万家灯火的城市。
箫鼓:吹奏的箫和鼓。
仲春:春季中期。
卉木丽:花草美丽。
红绿晚明灭:红绿色彩在黄昏时明灭。
重楼:高楼。
木末:树梢。
川云:河流上的云。
谷鸟:山谷中的鸟。
兴阑:兴致已尽。
芳月:美好的月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诗人通过精美的景物描述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自己登临高阁,观赏自然之美的喜悦心情。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开篇即以流动的溪水和转折的山势,勾勒出一幅动感的画面。"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中,“群山”与“合沓”形成对比,突显了山脉连绵不绝的壮观,而“断作青玉玦”则以精美的玉饰比喻溪流的清澈和曲折之美。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一句,诗人转向山谷中的居民生活,"万家邑"描绘出一个繁华而宁静的村落景象,而"箫鼓乐芳节"则通过听觉感受表现了农耕时节的和谐与喜悦。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中,“仲春”指的是初夏之际,"卉木丽"形容植被繁茂,而"红绿晚明灭"则捕捉了植物在日光照射下的生动色彩变化。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一句,通过对高耸建筑与低矮树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仰望时的心境和视野的开阔。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中,“川云”、“断还续”传递出自然界动静相宜的美,而“谷鸟鸣复歇”则描绘了鸟儿在山谷间自由翱翔,时而高声歌唱,时而安静栖息的情景。

最后,"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表达了诗人不舍昼夜之美,不愿离开此地的意愿,以及对未来更美好日子的期待和等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登汴岸

悠悠十月尾,野静田事息。

严霜草木黄,千里树一色。

呼鹰者谁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爱其死,吾宁忍鲜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登谷州故城

控扼兵屯事已辽,倾敧遗堞隐蓬蒿。

春芜满野牛羊散,秋稼连云雉兔骄。

苔卧断碑昏故刻,雨飘残蘖带馀烧。

人间兴废知何极,莫谓荆榛便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登高

怀不展兮居无聊,默谇语兮浩长谣。

写我心兮登彼高,陟万仞兮扪九霄。

命清风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视天垠。

大海荡潏兮潜龙鲲,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酝酿元气兮函星辰,羽载四海兮芥浮坤。

四岳列峙兮嵩中蹲,牵连脉络兮子复孙。

草蔓木布兮升降如朋,障南蔽北兮东散西分。

如掌列块兮盘罗豆樽,黄流中贯兮发源昆崙。

东骛大海兮萦如缭绅,南方炎炎兮火之所宅。

朱鸟屹峙兮丹膺绛翮,骞飞以翔兮煇煌烂赫。

从拥万羽兮纷罗羽翼,煌煌尊严兮有斗在北。

升降玉都兮运量帝侧,呼吸阴阳兮秉持祸福。

真仙逍遥兮澹不可挹,西有王母兮戴胜穴居,寿历万古兮忘终泯初。

超辽恍惚兮独与道俱,骖友日月兮群灵走趋。

既又左而东顾兮观大明之始生,震沸九渊兮丽天升精。

披攘群阴兮重幽昭明,有神司驭兮朱裳绛缨。

呼造物以致问兮吾将考乎太初,彼天地其孰始兮日与月其代除。

四荒漫其何极兮人胡为而中居,火何为而南宅兮水孰使其在北。

安知东之主生兮西配刑而主杀,斗建寅而气分兮畴为四时之消息。

世徒知其已然兮遂推类而立说,彼厥初其谁造兮孰布施而殊别。

抑其不得不然兮或者私智之所设,将忽然而自尔兮遂已成而不可绝。

造物为余究察兮曰此曷可以言陈而意悉,彼混沌之一气兮吾不知谁合而为一。

忽洞达而两分兮夫亦安知其谁辟,爰升清而降浊兮水赴阴而火阳。

东升气而敷生兮西或成而害戕,强名之曰自然兮曷足以究其必至。

谓不得不然者愈疏兮尚安取于私智,庄周诞而妄推兮夏革愚而臆对。

世号予曰造物兮予亦曷有所主尸,苟待予而后造兮彼造予者复谁。

姑置之而勿校兮任万物之自成,游小智于太初兮何异夏虫之语冰。

旷任之而勿疑兮万里会而一平,夫何造物者开予兮神飘飘而不居。

我将赴而远游兮招神圣以为徒,腾九螭之奔轮兮追飞电而揽奔风。

周万里于一息兮堂西极而有九区,叩玉阙之九关兮觐上帝于绛都。

酌瑶尊之芳酒兮招赤松而友彭祖,既锡我以难老兮黜嗜欲而袭灵虚。

爰侑我以秘药兮合千箫而吹万竽,乐吾心之洋洋兮舒五体之与与。

降复还于我室兮聊弥日而一娱。

形式: 古风

答仲车

先生居山阳,时事不挂齿。

读书逾五车,不肯著一字。

今朝苦叹嗟,告我将老矣。

我意与子殊,欲去依禅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