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名为《示学人三十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中通过对比少年和老年的态度与处世方式,表达了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洞察。
首句“少年易使气,俗物必遭吐”,描绘了少年时期容易冲动、情绪化的特点,对于世俗事物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反感。这种直率的性格特征,虽然有时显得不够成熟,但也体现了年轻人对不公和不合理现象的直接反应。
接着,“忽遇其中人,胸肝急披露”描述了在遇到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时,内心情感的坦诚流露。这里的“中人”指的是能够理解、接纳并支持个体的人,与之相处时,人们往往会卸下防备,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后两句“老大足和平,于世或无忤”,转而描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学会了更加平和地面对世界,减少冲突和对立。这种成熟的态度使得与世无争成为可能,体现了老年的智慧与宽容。
最后,“泾渭难自浑,时复露其故”以自然界的泾渭两河难以混同来比喻人生的本质不易被掩盖。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可能会改变外在的行为或态度,但内心的本性或真实意图仍然会在适当的时候显现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这一变化背后的人生智慧,展现了个人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人性中不变的真我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