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花

托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

土石生为偶,红香想自知。

风英将片片,雨实渐离离。

戍客思攀折,无何历处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它的根扎得多深啊,生长的地方也合适。
土壤和石头孕育了它,红色的香气想来它自己也知道。
花儿在风中散落一片片,果实渐渐稀疏落下。
守边的士兵渴望采摘,但处处都是险境。

注释

托根:扎根。
何太远:为何如此深远。
得地:生长之地。
相宜:适宜。
土石:土壤和石头。
偶:偶然,自然形成。
红香:红色的香气,指花香。
自知:自我感知,这里指花香自知其美。
风英:花的碎片,形容花瓣飘落。
雨实:雨水打落的果实。
渐离离:渐渐稀疏。
戍客:守边的士兵。
攀折:采摘。
无何:无可奈何。
历处危:处处充满危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托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表达了诗人对于岩石生长环境的赞美之情,岩石在大自然中找到了适合其生长的地方,这既是对自然选择的认可,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自己位置的思考。

"土石生为偶,红香想自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土石结合生成了岩花,不仅如此,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只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暗示着一种自我认知与和谐统一。

"风英将片片,雨实渐离离"中,"风英"指的是被风吹散的花瓣,而"雨实"则是形容雨水滋润,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岩花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生命力和美丽。

最后两句"戍客思攀折,无何历处危"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远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戍客"指的是边塞的士兵或远行的旅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想要攀折一枝岩花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无何历处危"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安,以及在险恶环境中生存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岩石与岩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生命境遇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皆北土所未见者也惜其遐陬有此异卉

深山草木自幽奇,四色荷花世所稀。

孤独园中瞻佛眼,凝祥池上捧天衣。

白公没后禅林在,王俭归来幕府非。

水冷风高人不到,却怜鸥鸟日相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组以时果供馈予以酒为报

馑岁无时果,秦人餍草茶。

开奁惊见李,对客喜浮瓜。

为乏琼瑶报,聊称旨酒嘉。

中郎不忧老,有女可传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南衙寺会宿王鲍二同年

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其一)

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