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南衙寺举行的会宿活动,诗人与同年王鲍一同参与其中。开篇“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两句,勾勒出一种边塞孤寂的氛围,长城如巨龙蜿蜒,舜阪头则是归途中的一个地点,给人一种遥远和苍凉的感觉。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这两句,通过对骏马和星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和胸怀。骏马驰骋千里,象征着速度与力量,而那二星在天际流转,似乎在诉说着超脱尘世的遥望。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一段,则描绘了一个湿冷萧瑟的夜晚场景。花开不败,月挂中天,却是那般寂寞;而关河紧邻寺院,给人一种边塞战事频发的紧张感。
最后,“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感或是不祥之兆。十年之后,这座寺庙是否还会是聚首之所,还是早已物是人非,只留下一片荒凉?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曾为朝散已多时,起废皇恩许再为。
学得子文无愠色,笑他白老强题诗。
虽无妄想追前境,犹有贪心刻后期。
祇向今冬求致仕,要将恩泽与孙儿。
击鼓填街道,传声过水滨。
国严三岁祀,恩洗万方春。
舟楫随南斗,衣冠拱北辰。
岭南并岭北,多少望归人。
随风坠露事轻儇,巧占人间欲夏天。
只恐障空飞似雪,从教糁径白于绵。
未央宫暖粘歌袖,扬子江清恼客船。
老去强看愁底事,昏花满眼意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