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曹溪

招提不可到,樵径一僧逢。

问询前山路,翠微知几重。

林光浮舍利,水香藏钵龙。

居然灵境隔,立马听遥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眺曹溪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神秘氛围。首句“招提不可到”,以“招提”代指佛教寺庙,暗示了曹溪的深邃与难以触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樵径一僧逢”一句,通过偶遇一位山中僧人,进一步渲染了隐秘而幽静的环境,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界。

“问询前山路,翠微知几重。”诗人询问僧人前往曹溪的道路,以及那被翠绿山峦层层环绕的神秘距离,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对灵境的向往。这里运用了“翠微”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山色之美,也暗喻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林光浮舍利,水香藏钵龙。”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林间的光芒比作“舍利”,寓意着佛法的光辉;而“水香藏钵龙”则可能是指水中散发的香气,与僧人使用的钵中龙(可能象征着修行的成果或智慧)相呼应,展现了自然与佛教精神的和谐共存。

最后,“居然灵境隔,立马听遥钟。”诗人感叹于眼前的灵境似乎与外界隔绝,只能驻马倾听远处传来的钟声,这钟声或许象征着佛法的启示或是心灵的呼唤,让人在静谧中得到内心的平静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与探索,以及在自然与宗教之间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度曹溪

一灯传影后,兹水共留名。

浩淼来何处,沿洄绕化城。

宁因浴佛洁,始辨入山清。

自笑迷津子,褰裳此夜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途中杂咏(其一)

京国数千里,悠悠去不停。

鸡声破晓雾,马首认残星。

古戍依寒草,官桥间短亭。

无情堤畔柳,憔悴不成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途中杂咏(其二)

野店临平坂,荒村人语稀。

步檐惊虎迹,登榻卧牛衣。

客至时争席,童嗔半苦饥。

天涯一翘首,能使旅情微。

形式: 五言律诗

途中杂咏(其三)

北地殊风候,兼之岁欲残。

辟尘缯覆面,冲雪革为冠。

苦水酴酥酒,腥羹苜蓿盘。

罄囊持一饭,未结主人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